七塔文著

天台判教系统

发布日期:2015-06-15 作者: 魏 磊

  天台判教系统始于南岳慧思禅师,整理甄别诸多典籍,立天台教观。其后的智者大师,仰承南岳慧思禅师之遗绪,在分析研究“南三北七”判教主张的基础上,提出了五时八教的判释系统。五时是依据《大般涅槃经》的五味说;八教中的化仪四教,是参考南地诸师的说法而加以提炼,化法四教是参考北地诸师的说法而加以提炼。因此,智者大师的判教,是集前人精萃大成而发展起来的,细密圆融,对后世影响极大。兹分述如次。
一、五时:时间维度的判属

  智者大师首以时间为参照系,依据华严三照与涅槃五味之说,将释尊一代圣言分为五个时段。其五时是:一华严时,二阿含时(又名鹿苑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槃时。五时中,华严、阿含、般若、法华涅槃,依所说的经名立时;方等时就所说的教法立时。兹分述如下:

  1.华严时。释尊于寂灭道场,始成正觉,最初三七日间,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宿世根熟之众,说自证法,即《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时乃五时之首、一代之始,如日初出先照高山。说明佛说法是从高处说起,对上根利智菩萨演说。此时人间尚无知音,不见不闻,譬如从牛出乳。从佛的教化意趣看,向钝根机类弟子,拟说佛自证法,试其能否领会,又名拟宜时。
  2.阿含时。对上根利智菩萨能得利益的华严大法,不能三根普被,非佛本怀,次十二年,于鹿野苑等,说三藏教四阿含等经,宇宙万有世出世法,了解因缘,深悟生灭,革凡成圣。如日出渐高,照临幽谷。譬如转乳成酪。从佛的教化意趣看,诱引三乘根性,又名诱引时。
  3.方等时。二乘果位,非佛本怀。次八年间,说《维摩》、《思益》、《入楞伽》、《首楞严》、《金光明》、《胜鬘》等大乘经典,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以启发弟子们耻小乘向大乘之心,自悲败种,如从乳酪出生酥。从佛的教化意趣看,名弹呵时。
  4.般若时。因诸小乘人,经方等会上的种种弹斥,虽已回心向大,但其执情未舍。次二十二年间,佛说《般若》性空之教,导引人心归于真理,淘汰与洗涤二乘人的我法二执。心渐通泰,自知萤火不及日光,敬伏之情,根机转熟,为法华会上授记作佛的前提。如从生酥转成熟酥。从佛的教化意趣看,又名淘汰时。
  5.法华涅槃时。经前四时拟宜诱导、弹呵淘汰,钝根小种众机渐调、智慧随熟,堪闻真实法门,最后八年间说《法华》,临灭一昼夜说《涅槃》。《法华》以开三乘方便权门,显一乘真实,会三乘归一佛乘,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授成佛之记。《涅槃经》具明佛法之理,为防止末世钝根众生起断灭见,便扶持戒律,叙说常住之教。上面二经,为如来称性极说。如正午日光,遍照高山幽谷;譬如转熟酥而成无上醍醐味。

  五时教判,有别有通。别五时,历然有序,如上所述。通五时,因众生的机感不齐,故教法通于初后。其根机最钝的声闻大众,必须经过上面别五时的调停与陶铸,才能入于一佛乘实相;而根性利者,不必经历五时,有的经历四番或三番的陶铸与调停,甚至随遇一法便可悟入一乘之理,因而,通五时义得以成立。蕅益大师特别注重通五时的意义,认为佛陀说法是神力自在、任运度生,根据实际情况而设方便之教,不可思议;虽有时别,而绝不受时所限。
  净宗经典在别五时中,属方等时,然更多的是表现为通五时义。
  第一华严时,善财童子遍参知识,首于德云比丘座下,得闻念佛法门;末后于普贤菩萨座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证者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普贤乃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及与华藏海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证知净宗念佛法门,实肇始于华严,广被大机利根的菩萨。
  第二阿含时,原始典籍处处内蕴净宗萌芽,阿含时的声闻众,如憍陈如、舍利弗、大目犍连、阿难等,均在灵山法会上,聆听净宗妙法,发愿求生极乐国。
  第三方等时,净宗无上大法,始唱于华严时,此需大机上智所见,二乘尚不见闻,何况凡夫众生。直到方等时,释尊特为专说“净土三经”,以冀若凡若圣之三乘根机,现生出离生死苦海,往生净土究竟成佛。是故方等经典,处处指归净土。密部经咒,悉皆护持行人往生极乐。
  第四般若时,《般若》为众经母,大小乘显密诸教,无不从此流出。《大般若经》六百卷,义富文繁,龙树菩萨造《大智度论》释之,谓佛说此经,欲令众生修念佛三昧,得增益故。
  第五法华涅槃时,《法华》纯圆独妙,经中开示女人受持斯经,往生极乐世界,用作未来众生的榜样。又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与念佛法门,异曲同唱。

  由上证知,净宗法门在五时圣言量中,彻始彻终,通前通后,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净宗法门称佛本怀,是故释尊多次宣说,重重诲勉,具通五时。

二、八教:内容与形式的判属

  根据上述通、别五时说法,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判立为八教。从内容上分“化法四教”,从形式上分“化仪四教”。化法四教譬如药味,化仪四教譬如药方,二者相资而用,方能起到疗病救苦的效用。兹分述如次。
  (一)化法四教
  释尊五时说法,应病投药,于一佛乘,开为藏通别圆四教,普应群机,略述如下。
  1.藏教
  即小乘教,天台不称小乘,鉴于小乘于经律论三藏具足,若称为小,恐人疑其三藏缺而不全,故不称小乘,而曰藏教。藏教是为小乘人说的生灭四谛之理。因小乘人根性鲁钝、智慧狭劣,故以苦空无常无我之法教化,并以析空观断见思惑而证涅槃(或称偏真涅槃)。藏教断惑证真以声闻缘觉二乘为对象,傍及菩萨。
  2.通教
  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此教,故名为通。钝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二教。通教是开导和启示三界内宿根深厚、现世利根众生,使修体空观。其所观的对象是色心二法(精神与物质),皆因缘假合,犹如幻化,当体即空。通教是摩诃衍初门,多谈法相,少及法性。正化菩萨,傍化二乘。
  3.别教
  为界外大乘法,独被菩萨,不共二乘人说,所以不同于前面的藏、通二教,亦不同于后面的圆教。此教以《维摩诘经》为代表,特别显示了大乘的优越,为大菩萨说无量四谛之理,令修空、假、中次第三观,破见思、尘沙和无明三惑,出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证“但中之理”,即中道无住涅槃,所以多用亦空亦有门,登地以后方见佛性。
  4.圆教
  圆以不偏为义,即圆妙、圆融、圆足、圆顿,故名圆教。此教是为大菩萨说的无作四谛之理,以圆融三观顿断三惑,圆超分段变易二种生死,圆证三德涅槃。所以,多用非空非有门,初心者即开佛知见,自然流入萨婆若海(一切智海)。华严的一真法界、西方净土的依正庄严、《维摩经》的不思议解脱、《般若经》的实相般若、《首楞严经》的如来密因、《涅槃经》的大般涅槃,乃至禅宗的正法眼藏,悉是圆教教理果德的别名。
  以化法四教作参照坐标,净宗法门正属圆教,是释尊称性圆融圆满之教。莲池、幽溪、蕅益三大师皆判《阿弥陀经》为圆教。求生净土被上根,净宗法门是大乘菩萨所修。临命终时,带业往生,即得阿惟越致(不退转)。蕅益大师赞云:“(念佛法门)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指《阿弥陀经》)矣。”1蕅益大师慧眼点示,法华之纯圆、华严之全圆,其秘髓与奥藏,皆不出净宗之外。
  幽溪大师云:“圆顿法门,亦必须先开圆解,而次修圆行;破三惑证圆果,以阶不退(不退转位)。今则但说依正二报,以之为开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行门。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阿鞞跋致,即不退转位)……故知,此经(指《阿弥陀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2幽溪大师将净宗喻为无上

-------------------------------------------------------------------------------------------

1、《弥陀要解》,蕅益大师著。
2、《弥陀圆中钞》,幽溪大师著。

 

醍醐,确证净宗正是契理契机最极圆顿之圣教。
  净宗正属圆教,同时亦具摄藏通别三教。《无量寿经》与《观经》中,皆有往生者得须陀洹乃至得阿罗汉果,表明藏教行人,临终回小向大,念佛往生净土,因久习小乘功深,得证小乘,然此类往生者不住小果,发心进修,圆证菩提。凡通教与别教行人,亦无一越出净宗法门之外,证知净宗乃一代时教之纲宗。   (二)化仪四教
  从教化方法层面,可分为顿、渐、秘密、不定四教。
  1.顿教,是释尊成道之初,顿说自证大法,不用渐进,直接宣说一佛乘真理。
  2.渐教,为了方便诱导钝根初机,由浅入深,从小至大,引入大乘,渐教包括阿含、方等、般若三时的教法。
  3.秘密教,佛不思议神通之力,令大众同会听法,所闻各异,隐密赴机,彼此得益不同而互不相知。
  4.不定教,佛不思议神通之力,令同会听法之众,或闻小法而证大果,或闻大法而证小果,彼此相知,得益不定。
  以化仪四教作参照坐标,净宗法门属顿教。念佛法门是释尊称性极谈,欲令一切含灵往生净土究竟成佛,其间没有宛转委屈。凡夫信愿持名,带业往生,横超三界,一生成办,永不退转正觉。如能至心信受奉行,不必遍历三乘、久经多劫,不越一念(一念契入弥陀愿海),顿证菩提。韦提希夫人即身得无生忍位登地菩萨。凡夫经无数劫方到此位。唯念佛圆顿大法,致令韦提希夫人现生不历阶梯,得入圣位,上品上生。五逆十恶众生,称名便登极乐,非极顿之教,何能有此功用?
  净宗法门亦方便地含摄渐教、秘密教、不定教的教化方法。对于耽恋世乐的众生,《无量寿经》极言五恶五痛五烧之苦,明示六道苦乐因果,调伏教化众生,令持五戒十善,以福培慧,激扬凡夫众生厌离娑婆、欣求净土之心,成办出世大事。这类教化方法应属渐教的范围。净宗法门广大微妙,各类众生随其根性各获利益,诚如经云:“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1。十方世界的凡夫与菩萨听闻念佛法门,闻阿弥陀佛名号,各有法益。净宗经典多有阐述,此乃秘密与不定二种教化方法的体现。
  综上所述:天台五时八教是一个完整合理的判教体系。以此为参照系,亦可明了净宗在一代时教中的地位、性质与作用。净宗正属圆顿之教,同时又圆摄圆超五时八教。教内真传,门余大道,超情离见,不可思议。

----------------------------------------------------------------------------------------

1、《大乘无量寿经》。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