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如何做一个出家人(上)

发布日期:2016-02-28 作者: 佛光禅师

  发心出家,又发心求受戒法,为的就是把出家人做好。受戒固然是出家人的终身大事,但不是受完戒就算数,重要的是如何做好一个出家人。
  出家身份非同往昔,和一般世俗人大不相同。佛陀在《佛遗教经》中对出家沙门训示:“当自摩头,已舍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自见如是。”佛陀强调,作为一个沙门释子,必须严持净戒,不能失去出家人应有的本色。

  如何做好一个出家人?以下分十二点来说明:

(一)去傲慢、受委屈

  有人说,出了家就是人天师范。的确,出家人是要统理大众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越是伟大的人越谦和!佛菩萨都非常慈悲!而我慢与出家法是不相应的。
  一个人傲慢心没有降伏,目空一切,就伟大不起来,人格也不能俱全,将来如何成为人天师范?受完戒后,开口闭口就说:“我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至尊至贵!”“我是学过戒法的法师。” “我是师父,大家应该听教于我。”优越感于是兴起,傲慢于是抬头。但是已出家,应自问:有多少的佛法可以度化众生?有多少的慈悲可以济拔众生?有多少的忍耐可以为众生受苦?有多少的能力可以贡献众生?
  身为一位人天师范,已具足比丘、比丘尼的条件了吗?徒然拥有出家的虚名,而不能名实相符,成为实实在在的出家人;如果佛教中有许多这样的出家人,佛教如何能兴盛?本身不健全,又如何去度化众生?
  很多大德开示后学说:“你要知道苦恼。”这句至理名言对于修行人很有帮助。因为,一个苦恼的人,会安安分分地坚守出家人的本份,不会凭着聪明去为非作歹。所以古人说:“唯智者与愚者不移。”我们宁可做一个苦苦恼恼的惭愧僧,也不做一个贡高我慢、危害佛教的聪明人。知道苦恼的人,对自己的缺点会生起一种惭愧忏悔的心,这股自觉的力量,就能推动我们向善。因此,知道去除我慢是出家人最大的本领。
  如何才能具有去除我慢的大本领呢?就是要肯接受委屈。这必须有大本领、有坚毅力的人才能做到!到别的道场参学挂单,首先要接受知客师父的百般质询,如果不能低声下气、委曲求全,就不能参学挂单。过去的大德为了要挂单,即使吃了闭门羹,被摈拒门外多日,也都毫无愠色地忍受,为的是能求法参道。譬如浮山法远禅师,就是通过这一关的考验而成大器的。
  到外面的道场参学求道,一定先从淘米、煮饭、洗菜等最基本的工作做起;由这些最基本的工夫,磨练出家人忍受耐烦、禁得起委屈的个性,而成为法器。如寒山、拾得、六祖惠能,就是如此成就他们的人格。所以,出了家要学习从工作中委曲求全,冶炼自己的品格。
  出家为僧,僧的意思是大众,所以说佛法要在大众中求,离开大众是不能得到佛法的。也许有人会说:“我又不住大丛林,我只要在小寺庙修行,就不必和大众在一起。”即使是小寺庙,也有师父、师伯叔、师兄弟及寺中大众,各有各的立场、见解,如果不能忍耐、接受他们的要求,如何能生活在一起?
  真正伟大的人,愈能谦卑及受委屈。田中的稻麦越是成熟,穗子俯得越低;想成为伟大的人,也一定要受得起委屈。好比生铁要锻炼成钢,一定得经过烘烤、锤打。受得起委屈,人格自然能升华;受不得委屈,稍不如意就闹情绪,整日活在烦恼之中,人生有什么乐趣可言?况且出家就是要度化众生,拔除众生的痛苦,把欢乐散播给大家,如果自己老是心情不好,需要别人来安慰,如何去解决别人的苦恼呢?所以,出家学菩萨行,要学习把众生的委屈、烦恼背负在自己的身上。
  受委屈就是受气,受气愈多愈能健全,受委屈愈多愈能伟大。在受气、受委屈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坚毅、宽容的重要。一个时时需要受呵护、禁不起稍微挫折的人,是永远无法成熟的。
  所以戒期时,戒师对戒子特别严格:眼睛东张西望就责骂,讲话攀谈就喝打,走路不规矩就惩罚。并不是戒师和戒子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非得如此刻薄对待,而是要训练戒子能受得了委屈,成为一个坚强的出家人。
  俗话说:“人伦常在忍中全。”世间的人际关系尚且需要以忍耐来成就,何况要成为人天师范的出家人,更应该以忍耐来庄严自己的德行。如果受不得一点委屈,又傲慢贡高,即使受了戒,也不能算是一个健全的出家人。
  贡高我慢,不能受委屈,不是一个有能力的出家人;有本领忍耐一切的磨难,才是有力量的出家人。就如一艘在狂风暴雨中行驶的船只,若能通过巨浪的吹打而不沉没,最终必能到达安全的岸上。因此,要成为一个出家人,首先须去傲慢、受委屈:去除了傲慢,就能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教导;受得了委屈,就能温和地克服许多艰难;受得了“摧残”,才能成器。

(二)勤作务、惜福报

  出了家,要把自己奉献给佛教,为大众服务。自古以来,伟大的出家人不是坐着等人来服侍,也不像高官贵族一般差奴遣婢,而是甘心情愿做众生的牛马,为众生奉献生命。
  古人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社会上的人士如果想开展事业,一定要勤劳工作,运用双手、头脑,努力去经营;出家办道,更应该勤劳作务,才能有所成就。农夫在春天辛勤地播种、插秧、灌溉、除草,秋天来临,就能收获累累的果实。天底下没有守株待兔、不劳而获的事,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对于社会、国家尚且要负起一份责任,何况我们佛弟子,抛开了家庭,投入更大的僧团,目的是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大众,怎么可以不勤劳作务,而成为社会的寄生虫?
  《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自然是多么勤劳,四时如序更替,万物依时荣枯。要成为世间的君子贤人,必须自强不息,努力不懈;身为人天师范的出家人,怎能懒惰不工作呢?出家要学菩萨大道——菩萨是席不暇暖、马不停蹄地救拔众生的痛苦,解决众生的烦恼。所以,要成为一位堂堂正正的出家人,必须勤劳作务,不勤劳就不能与出家法相应。
  平时我们以为打坐参禅、诵经拜佛才是修行,其实,搬柴运水、种菜莳谷一样是修行。从实际工作中,可以庄严我们的道行,使我们得到身心的安然自在,对大众也能尽到一份力量。哪怕是扫地煮饭,如果好好发心去做,也能肯定自己的存在。
  从工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生命真实的意义;从劳动中,我们可以品尝到人生真正的快乐;从服务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性珍贵的价值。古来的高僧大德,就是在勤劳作务中,把自己融和在佛法与大众里。
  譬如大圣佛陀,亲自为弟子补缝衣服,修理门户;百丈禅师树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风格,为中国僧伽留下了楷模。近代的印光大师、太虚大师、守培法师、虚云和尚、弘一律师等,无一不是身体力行、勤劳不息,他们自己扫地、剃头、洗衣,不随意麻烦徒众,终身更不轻易打扰别人。我们的德业有他们崇高吗?我们的修持有他们精进吗?要做好一个出家人,应该学习古今大德们的勤奋工作,以我们的双手、劳力,来庄严自己的国土、道行。
  今日的台湾,文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提高,佛教愈来愈进步,信徒的供养也愈来愈多。我们出家众不能因为供养充足、生活不虞匮乏,就懈怠骄奢、不勤劳作务。
  佛陀在世时,阿阇世王以珍奇美物供养提婆达多,佛陀于是告诫弟子们:“芭蕉的心如果饱满,驴子如果怀有身孕,就离死亡不远了;小人如果得到财物供养,离灭亡就很近了。”后来,提婆达多因为骄矜意满、叛教破众而堕入地狱,可见财物危害之大。
  我们要体会菩萨的用心,上契历代大德的精神,自己的生活要靠勤劳换取。勤劳的人永远不会感到贫困;如果勤劳不够,更应爱惜自己的福报;生活所需,当思来处不易。现在家家都有自来水管,用水很方便,但是也不能浪费、没有节制。依佛法说,我们一天只能用七斤四两水,以此标准来要求现代人,洗脸都不够呢,比起古人,我们所浪费的福报实在太多了!虽然水费不高,但是任何东西都是物力维艰,对于一粥一饭、一羹一菜,要时常想着其来源之不易。
  有一首描写农夫耕种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生活所需,无一不是靠着社会大众的分工合作、搬运输送才能获得,我们有什么福德,堪受如此的护持?若不珍惜福报,实在愧对大众!好比在银行存款,只知挥霍,不知储蓄,等到钱都支空了,怎么办?平时不知惜福,等到福报用尽,用什么道粮来资养自己?就如天人福报享尽,还要再来轮回受苦。所以饭前五观想,就是在警惕我们不可浪费福报。
  古代的大德高僧,爱惜福报有加。在高僧传中记载:高僧们如果不是阅藏看经,绝不轻易燃蜡烛;不是拜佛课诵,绝不随便穿鞋走上佛殿;不是供佛待客,绝不轻易加一样菜。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十年、二十年;一袭袈裟,一披就是一生。他们生活力求简单,物质力求淡薄:一条毛巾,用了几十年,破烂不堪,仍然舍不得丢弃;一张床,睡了几十年,吱哑作响,依然睡卧无忧。身为出家人,应自问,能够像他们一样惜福吗?
  我年轻时所参学的大丛林,住众、学生有好几百人,但是一星期下来,字纸篓里面找不到垃圾。现代寺院的垃圾箱,常常一会儿工夫,垃圾就满了。现在的人,需求增加,浪费的物质就多了。
  别人常会对我说:“你真有福报!”我觉得不是我有福报,而是惜福报。我的福报从哪里来?你们吃剩的残羹剩饭,我觉得是珍肴美味;我穿着鞋子爬山做工,一穿几年也不容易坏,因为我训练自己,穿的时候,脚步要放轻,小心爱惜;天气热,我也不吃冰淇淋、可口可乐,因为我不愿把钱花费在这上头。
  在最初参学的十年中,我从来不曾看过、听过“水果”,更遑论吃了。现在虽然有水果,也不会特别想吃,因为我没有需要的习惯。对于纸张,我舍不得任意丢弃;平时衣食只求御寒果腹,不求豪奢,更不曾想到要添置囤积,因为没有购买的欲望。我认为身为出家人,要有爱惜福报的美德。
  惜福不是悭吝,是对自己要求严格,不浪费财物,不劳烦他人;但是对别人要有供养心。唯有珍惜福报、自我要求严格的人,才会宽容待人。我们应该常常思维:自己有何功何德?从孩提时代,父母茹苦含辛养育我,师长孜孜不倦教育我,社会人群源源供给我,国家民族保护我;出家了,受到三宝的加持、常住的摄化,而我们对父母、师长、社会、国家、三宝、常住,能有什么贡献?若还不懂得爱惜福报、发心勤劳作务,那么形虽出家,也永远求不到佛法。
  戒律上记载,如果有信徒供养出家人,即使三十里路远,也要去应供,否则就是懒惰僧。佛陀的用意是:想吃饭就要多受辛苦,勤劳才能和众生在一起。不知勤劳,不懂惜福,如何做好一个出家人呢?

(三)有热忱、爱佛教

  有的人出了家,冷漠不热情,这是很不好的恶习。许多佛教徒最初接触佛教时,常觉得佛教好冷漠,出家人对在家人爱理不理的。虽然出家人要注重威仪,不随便嬉笑,但并不是呆若木鸡、毫无表情,或者冷如冰霜、没有笑容,出家人应该把慈悲、祥和表现出来,使信徒觉得和蔼可亲。

  有人说:“出家人不能有感情。”出家人不是不能有感情,而是要净化感情、转化感情,把私情净化成爱众生的大有情,把贪爱物欲的情念转化成爱护真理的热忱。出家学佛,先学习爱护佛教,学习爱护众生;不爱佛教,不热心卫护佛教,还算得上是佛教徒吗?
  《梵网经》说:“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破佛戒之声,如三百矛刺心、千刀万杖打拍其身。”菩萨爱道护教不遗余力,只要佛教存在,自己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由此可见其爱教之真切!
  今日的佛教,最大的弊病就是自私自利,宗派观念及门户之见过于根深蒂固,人我分际、地域观念牢不可破。目睹这些现象,能忍心袖手旁观吗?佛教教育不能普及,能不发心奉献吗?佛教慈善事业不能开展,能不发心从事吗?出了家,要拿出青年的热忱,为佛教做一番事业,如同太阳给大地温暖般,无私地爱护我们的佛教。
  也许有人会说:“我是小人物,救佛教、救众生是大法师的事。”不可以如此妄自菲薄!俗语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样的,“佛教兴亡,佛子有责”。出了家,就要以佛教为家,以佛法为依归。一般世俗人尚且爱他们自己的家,如果我们不知道爱自己的真理之家,不是比世俗人愚痴吗?佛教是每一个佛弟子的依靠,人人都应该有“护教卫道,舍我其谁”的气势,怎可分人我彼此、推诿责任呢?每一个佛弟子,都应该把佛教的利益建立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让佛教损失,不如此就不是佛弟子。事实上,唯有佛教兴盛、佛法发扬,佛弟子才能存在。因此,每一个出家人,都应把身口意奉献给佛教。
  常听人说:“我已经献身给佛教了。”懂得为佛教奉献一切固然很好,但是更要常常自问:“我袅雦趉藥膓胣鶈黦蒚룤ꪕ铧뮭럥㤲5ArticleID  ChannelID  ClassID Title ÿTitleIntact ÿSubheading ÿAuthor ÿCopyFrom ÿInputer LinkUrl ÿEditor Keyword ÿHits CommentCount  UpdateTime ]CreateTime ]OnTopEliteStatus Content￿￿翿IncludePic  DefaultPicUrl ÿUploadFiles ￿￿翿InfoPoint  PaginationType DeletedSkinID TemplateID  Stars TitleFontColor TitleFontType  MaxCharPerPage ShowCommentLinkReceiveReceiveUser ￿￿翿Received现在究竟能献给佛教什么?”过去我们所谓的佛,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现在我们所谓的佛,是有热心、有慧心、有悲心的人。身为佛弟子,要学佛之行,与佛并肩,也要具备热心、慧心、悲心,把自己和佛教合为一体;不能合一时,也要以佛教为第一、我为第二,以佛教的兴衰为自己的存亡,以众生的苦乐为当先的急务。常常自励:我是否有足够的悲心慈悯众生?我是否有无比的热心为佛教努力?佛教的前途我是否关心?佛教的弘扬我积极从事了吗?把爱佛教的热忱激发起来,只要佛教能兴隆,即使以身殉道,也毫不遗憾!这才是身为现代佛弟子应有的本分。

(四)发信愿、真修行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佛法如大海,浩瀚无比,唯信能入;佛道如高山,崇高无匹,唯愿能达。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对佛教的信心已经具备了吗?相信教主佛陀拥有完美的人格吗?相信他是宇宙第一大觉完人吗?相信他可以救度我们脱离苦海吗?相信跟随他,人身就不会沉沦吗?对于佛法教理都能信受奉行吗?对佛法的因果业报是否毫无怀疑、至诚恳切地相信呢?是否真的用心探讨佛法、发心弘扬光大呢?是否对僧团贡献出所有力量,并有信愿使它健全呢?有了信愿,一切才能完成。有信愿,好比船只有了动源,能迅速到达目的地。
  信愿是趋向佛道的力量。初入佛门要坚定大信心,相信自己所选择的是宇宙无上的真理。对佛法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之后,就要勇往直前,即使是千万人阻挡,也毫不退缩。《大般涅槃经》云:“有信之人则名可治……定得涅槃。”对佛法起大信心,就能依着佛菩萨的教诲,乘着信心的舟筏,到达涅槃的彼岸,所以信是一切善根的种子。若对佛法不能深信不疑,对佛法所指导的一切自然无法接受,如何能获得大自在呢?好比一个病人,对医生充满信心,听从医生的诊断,自然药到病除;如果对医生不相信,不敢服用他所开的药方,病如何能好?所以,学习佛法,信心很重要!要正解信乐大乘经典,并且终生受持读诵。
  有了信心,更要发愿。愿力好比时钟上了发条,准时行走;愿心像一股力量,是推动一切的热能。譬如每天拜愿忏悔,无始以来的罪业,就可以借着这股愿心所产生的力量,及虔诚的忏悔心而洗涤干净。所以,发愿很重要。历来诸佛菩萨发下多少恢宏大愿,庄严了无尽的国土,也引度了无边的众生。
  发了誓愿,仿佛立下功课表的学生,给自己增加了责任,就会努力完成。对于四弘誓愿,我们扪心自问,是否真的实践了?做到了几分?出家学佛,若想在佛教中植根深厚,就要培养坚定不移的信愿,对佛法深信不动摇,发大愿努力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
  慈航法师在汐止办学时,曾担心自己圆寂后,弥勒佛学院的经济来源短缺。于是,发愿圆寂后要肉身不坏,让信徒来瞻仰。如今慈航菩萨的肉身还供奉在汐止,受人礼敬,愿力使他成为万人景仰的高僧。过去以来的诸佛菩萨,无一不是从其愿力中成就的。若无愿力,一切都是虚浮的;没有信愿,稍遇魔障就退心,即使受戒持戒也会大打折扣。
  佛教讲信解行证,对佛法具备大信心、发下大誓愿之后,更要切实力行,从教理教义去解证,或从拜佛、禅定、工作及生活中修行。没有实际去修行,即使发了信愿,也是没有作用。好比已上弦的弓箭,若不发射出去,永远无法射中鹄的。

  如何真实修行呢?修行并不是容易的事。诗云:“坐破蒲团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在佛殿礼佛时,眼睛虽然看到佛像,但是心中真的有佛吗?念佛拜佛,真的与佛同在吗?诵读经典,真的感受到与宇宙的真理合而为一吗?穿衣吃饭,是否怀着感恩的心?行住坐卧,是否时时都有威仪?芸芸众生的苦,有如切肤之痛、发心济拔吗?无明烦恼时,有痛下决心破除吗?如果肯用心体会,脚踏实地用功夫,才能进入佛法的堂奥。
  许多人都能熟记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但是却没有人敢说:“我要度无边众生,我要断无尽烦恼,我要学无量法门,我要成无上佛道。”必须当仁不让,直下承当,才是有信愿、真修行的人。

(五)改习气、养威仪

  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本性”,依照佛法来说就是习气。受戒持戒容易,但是要改掉习气很困难,所谓“积习难返”,就是这个意思。习气不改,威仪就无法庄严。所以改习气、养威仪,对于一个出家人是很重要的。
  有人会自认:“我很好啊!没有恶习呀!”其实,自己身上有一些习气,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所谓“习气”,是已经习以为常,而变成自己的一种气质,所以没有自觉性。譬如有的人喜欢嬉笑,就是习气;有的人喜欢抽烟,也是习气;有的人喜欢嚼槟榔,满地乱吐——吃槟榔虽然不是罪过,只是一种嗜好,但也算不良的习气。
  习气,也是一种爱恋执着。有的人一定要穿某一种质料的衣服,喝什么牌子的牛奶,用什么名牌的物品,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气;有的人睡觉要有固定的床铺,换个地方就睡不着,这也是坏习气;有的人早上不吃饭,只以零食点心果腹……凡此,不好的习气,实在太多了!甚至有些出家人喜欢用花露水、吃人参补药,这更是要不得的恶习。习气不改除,清净的佛法是不能进入心中的。好比装了秽物的器皿,干净的食物如何装入?唯有去除恶习,才能长养威仪、师范人天。
  养威仪特别注重“养”这个字!即威仪要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别人是帮不上忙的。良师益友等善知识虽然可以不时从旁纠正提醒,但也无法老是跟在身边,还是得靠自己细心揣摩、用心修养。有人出家好几年,还不时哼唱流行歌曲,这就是坏习气、没有威仪;有的人出了家,不弘法利生,到处攀缘流浪、应酬交际,这也是坏习气、没有威仪。
  去除恶劣的习性很难,而保持优良的德性更不简单。例如佛学院的同学,虽然历经三年折棉被、整理内务的严格训练,一旦毕业离开了,很快就故态复萌,脏乱一如从前。三年如此长久,尚且难以保持,何况只是接受短短两三个月的戒期仪规,更容易忘记。因此,不仅在戒期中要整理好内务,小心训练走路,使威仪具足,出了戒场,也要保持行住坐卧的威仪,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则举止言行自然充满威仪。
  古人说:“身教重于言教。”威仪比说教更容易度人。在《阿含经》中记载:有不少外道,对佛法毁谤不已,但是看到佛陀的庄严相好,却身不由己地皈依佛门。现在有不少人,也是看到出家人威仪的外表,因仰慕而走入佛门。所谓“身教感人之深,深入其心;言教服人之利,止乎其口”,当信徒看到出家众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殿堂,他们也会自动排队,鱼贯进入大殿拜佛,这就是一种无言的教化。所以长养威仪,对化导众生是重要的功课,所谓“风行草偃”,出了家要着力于威仪的长养,不可掉以轻心。
  有人认为习气只是个人的缺点,没有威仪有什么关系?经上记载:见思惑的烦恼容易断除,而习气不容易净涤。有不少罗汉虽然证得果位,但是习气仍然未除。譬如苦行很深的大迦叶尊者,平日严行谨言,不苟欢笑,但是喜极的时候,却会手舞足蹈;《阿弥陀经》里的憍梵波提尊者,不管吃饭与否,嘴巴终日咬嚼,如牛反刍;道行很高的金碧峰禅师,眷恋金钵不舍,贪心执着,差点丧命;也有证果的罗汉,如女人一般,喜欢揽镜自照,这都是因无始以来的习气使然。
  习气是趋向无上佛道的绊脚石,作为一个出家人,必须改掉习气,将行住坐卧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仔细揣摩,做得尽善尽美,像佛陀一样,累劫以来修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圆满无缺。
  想去除恶习,要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不娇宠自己。例如当身体略有不适时,不一定非得打针服药及吃补品,除非身体虚弱、非得靠补品来滋补身体,否则不要养成进补的习惯。我过去受戒的戒场有好几百人,五十三天的戒期,虽没有医疗设备,但也没人生病。在我丛林参学的十年当中,物质匮乏,没有医务室,也不曾有人需要看病,人人身体健康,主要是大家心理健康,不养成依赖物质的习惯。所以,如能健全自己的心理,去除习气、长养威仪就不困难了。

(六)除嫉妒、宽心量

  佛教的出家僧团与社会的各行各业不同,社会上同一种行业叫同行,同行之间竞争激烈,以打倒对方、赢得顾客为目的。佛教不称为同行,称为同道、同修。所谓同道,就是共同走在真理的道路上,好比搭乘在同一条船上,行至江心,如果船上的人有二心,一定会覆舟灭顶。所以,佛教中的同道是亲家而不是冤家,彼此之间应该忧戚与共、患难同当。
  放眼今日佛教人士,互相友爱慈悲的固然不少,互相仇恨嫉妒的也不在少数。有些佛门中人心态不正常,见不得人好,又幸灾乐祸,自己不做的事业,看到别人积极从事,非但不加以赞叹,还给予恶意的诽谤、指谪,甚至是致命的打击。
  譬如某人致力于佛学教理研究,就批评此人没有修行;某人专心修行,就批评此人不会办事;某人做事明快,就挑剔此人不够周密。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别人永远是错的。其实,这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是嫉妒心在作祟。因为别人的事业显赫,相形之下显示自己的贫乏,自己没有能力办到,也不想积极去做,所以看到别人的成功,由羡慕求不得而变为嫉妒中伤。这种同归于尽的心理,是阻碍佛教进步的因素。
  许多人以为阻碍佛教进步的是外教,事实上,最不希望佛教兴盛的反而是我们佛教中人士。例如某人发心为佛教兴办一所大学,去密告阻止的是佛教人士;某人在海外创建佛教道场、接待世界佛教人士,给予攻讦诽议的还是佛门中的人。目前的佛教界,鼓励者少,毁谤者众,嫉妒使得佛教不能兴盛。过去有人说:“中国像一盘散沙。”而佛教也如散沙般不能团结合作,甚至如藩镇割据,各立门户。古德说:“要得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我们这一代的佛弟子,应该放下成见,去除嫉妒,以随喜的心,来赞叹别人的成就。
  作为一个健全的出家人,应该学习古德,宁可说自己不好,也不说别人不好;宁可赞叹别人,也不嫉妒别人。佛陀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虚空法界都包融在我们的心中,民胞物与,无所不容,何况是与我们同心协力、有志于佛法大业的同道,有什么不能包容呢?所以,要做好一个出家人,必须把嫉妒去除,把心量放宽,能容纳别人,别人自然也能接纳你。
  几十年前,我曾到日本的道场访问,日本人对我说:“你们台湾佛教的宗派虽没有我们日本多,但是你们人派之多,实在令我们望尘莫及。我们日本没有人派,只有宗派,各宗派之间,彼此竞相发展,但互不妨碍。例如你的宗派开创一间医院,我的宗派就兴办一所学校;你的宗派创办杂志,我的宗派就推行丛书、译藏经;你的宗派建设一千坪的讲堂,那我就建二千坪;你的宗派举行法会,有十万信徒参加,我的宗派就要有二十万人参加。所以,我们日本的佛教,只在事业上互相竞争,不在人我上互相破坏。”由外国人口中,我们客观地看到了中国佛教界的弊病。
  中国佛教在隋唐盛世时,各宗派纷立,如百花齐放、众鸟争鸣,各派祖师大德生于同一时代,如禅宗惠能、律宗道宣、法相玄奘、华严法藏、天台智顗,大家为了佛教,在教理上各自专一精研,并不彼此互相破坏,因而形成中国佛教史上的灿烂黄金时代。若想把佛教回复到隋唐时期的光辉蓬勃,首先须把出家人做好,去除嫉妒,放宽心量,坚守本职,赞叹别人。
  春天的时候,万紫千红,百花芬芳,彼此争妍斗丽,把春天装饰得多么华美!在佛教中,大家愈有成就,愈是佛教兴盛的气象,这是我们佛弟子所共同希望的,应该予以鼓励、赞美,不应嫉妒、排挤;互斥只会灭亡,只有互助才能共存。

                               (未完待续)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