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正视佛教演变,正观佛法本质

发布日期:2016-02-28 作者: 陈沁(重庆)

  佛教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在各种历史条件下,其概念系统已发生量变质变,这也印证了佛陀所讲的“无常法印”。本文对比原始佛教及现今流行的民间佛教两大概念系统,旨在解读佛陀教法之原始本意。不妥之处,请各位大德批评指正。

一、佛:从实践者到偶像崇拜

  释迦牟尼,尊称佛陀、佛祖。据记载,佛陀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约公元前600-500年期间),曾出家苦行六年,后发现苦行不是正道,遂转为如实观的中道修行,终获大成,后创立了佛教。
  佛陀入灭后,僧团因思念之情,设立佛像,为佛门偶像崇拜之滥觞。其后离佛陀年代越远,对偶像想象的成分越多,众生头脑中的释迦牟尼佛从一个朴实的实践者逐渐转变为备受崇拜的偶像。虽然偶像产生的心理作用和加持力是一些善法的鼓励,但唯有脚踏实地的如法实践才是脱离苦海的根本方法。

二、法:从科学实践论到宗教信仰

  佛陀时期的佛法理论是基于认识论的科学实践论,只是告诉我们什么是规律,以及如何按规律办事。这个规律,佛陀总结为“无常、无我、涅槃”的中性概念(三法印),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成立。无常指现象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事物没有常态;无我指万物不能独立做主,须在外缘的作用下才能成立;涅槃指深刻体悟“无常”、“无我”规律,并与之融合在一起。按规律办事就是顺应规律、不对抗规律,不对抗就不会产生苦,这就须破除生命深层对“我”的执着和抓取,就须破除“十结”,即修行的过程。认识规律在先,实践规律在后,这是科学的。
  原始佛教的基本精神是“独立、存疑、求真、求证”。修行者须具有独立人格,破除对偶像的迷信,勇于质疑佛陀所讲教法的正确性并深入观察、思考,以此作为动力,不断寻求真理实相。观察每深入一分,体会就深刻一分,烦恼就降低一分,证量就提高一分。这是不断超越自我、验证真理的过程,也是可重复的试验和自力的救赎。这就是科学的实践,古称“闻、思、修、证”。
  当今民间所谈佛法概念,更多成分则停留在宗教信仰和他力救赎上,如净土思想倡导对阿弥陀佛的单一绝对信仰、密乘佛教倡导多佛多本尊的相对信仰等;古之“闻思修证”亦转变为今之“信解行证”。当今佛教人士普遍认为信仰是头等大事,有信仰才谈得上修行,信仰是修行的必要条件。这些都是对佛陀原始教法的误读和错解。因为用“信仰”替代“听闻”,则事先树立了一个偶像框架,并承认这个偶像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其结果往往是丧失了独立思考的判断力,不敢超越偶像、不敢深入思考,证量无法提升。于是,佛教信徒中涌现出较多的理想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他们活在自我意识构筑的世界里仍浑然不知。所以,没有独立精神就没有怀疑精神,没有怀疑精神就没有求真精神,没有求真精神就无法求证佛果。当然,这与太多杂质搀杂到佛教里不无关系。这些杂质有:婆罗门教(多神教)、古希腊、罗马等西方文化(多神教)、儒教思想(伦理道德)、巫术(神仙崇拜)、传统礼教(仪式仪轨)、道学(神仙理想)。
  原始佛教与当今民间佛教不是一回事,不在一个层次上。

三、僧:从四双八辈到出家僧团

  古之“四双八辈”指声闻依其修行之浅深而分四阶果位及其向道。即向初果(预流向)、证初果(预流果)、向二果(一来向)、证二果(一来果)、向三果(不还向)、证三果(不还果)、向四果(阿罗汉向)、证四果(阿罗汉果),合计四对八种(见《增一阿含经》卷二);向与果合则为四双,分则为八辈。这八种人要么知道正确的解脱之路,要么已经解脱,只是解脱的证量有所不同。修行人可依靠他们的指导来修学及证果。
  今之僧概念,指四个出家人以上组成的僧团,又称僧伽。“皈依僧”即指皈依僧团。至于僧团有没有达到“四双八辈”的水平、自己有没有解脱、有没有能力带领大众解脱,则不是关注重点;关注的重点是“皈依”。古之核心内容已不再是核心,取而代之的是形式。

四、阿罗汉:从解脱者到自了汉

  四果阿罗汉,是声闻解脱道的最高修行果位。按《阿含经》的概念,须破“十结”,即身见、戒进取、疑结、贪欲、嗔恚、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我慢、无明。其中前五结称为“五下分结”,破除后深层自我还存在;后五结称为“五上分结”,破除后深层自我已完全消失,获大自在,亦称“涅槃”。阿罗汉破除了生命深层自我的执著抓取,从颠倒梦幻的世界中清醒过来,认识到法界一体,回归法界,于是烦恼息灭,获得终极快乐。
  遗憾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见诤。今之对阿罗汉“自了汉”的批评,始于大小乘的历史争端。如果阿罗汉是只顾自己解脱的人,那么他的心量一定很狭小,就无法与法界相应。试想,一个内心自我意识很顽固的人,如何破除生命深层的“十结”,又如何能证阿罗汉果?根本原因是人们不了解阿罗汉的自证境界,于是用头脑想象一个冷冰冰、消极厌世的“放下”、“涅槃”概念,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实际上,回归法界的阿罗汉无论内心还是外相都与法界的脉搏频率保持一致,不仅积极入世,还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所以,众生死在句下,阿罗汉却活在当下!

五、解脱道与菩萨道:融合与分离

  古之解脱道与菩萨道,是同时修、贯穿修、不分先后修的。解脱道是核心,菩萨道是解脱道的缘起:一方面必须自己先解脱,才有能力帮助众生解脱;另一方面帮助众生解脱也能提高自己的修证水平。因此解脱道与菩萨道是相辅相成、圆融无碍的。
  自佛教僧团分化为上座部、大众部,再到大小乘之分后,修法逐渐分裂为两家:小乘主张自证解脱,自利利人;大乘则主张发菩提心,先利他人后自利。这导致佛门内部见诤不断。

六、苦海:从内心世界到外部世界

  “苦”指内心的不安和烦恼。按照《阿含经》的教义,内心世界是外部世界经过自我意识加工后的产物,用佛教术语表达则是:六根与六尘接触,在自我意识的操控下产生六识,而六识则是对“无常、无我”中性世界的扭曲与变形,这导致我们分别划分“我要的”和“我不要的”,发生对抗,于是苦就产生了。原始佛教讲的“苦海”概念,侧重于强调自我意识对抗“无常、无我”的根本规律而产生的苦,这是不必要的。深度观察宇宙的根本规律,可以纠正“自我”这个错误认知,从而息灭内心的苦。这就是修行的过程。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句话流行在民间,对苦海概念的理解已发生重大偏差。人们很容易理解成:现实生活都是不如我意的,都是残缺的,干坏事的人很多,于是我们要建立信仰,多做善事,并且向往一个极乐世界。这就把佛陀所讲“苦”的概念,从内心转移到外部。事实上,内心的贪嗔不去除,老是抱怨社会,这不利于修行。原始佛教处处指导我们反省内心构筑的自我框框,我们反而随时加强自我的框框,在“如意”和“不如意”之间徒劳折腾,并由此产生“五浊恶世”、“末法时代”等系列概念。
  另,“三界”的原始概念是指修行人内证的境界,即是心所系缘的境界。但今之概念多指外部宇宙的客观世界,由此引申出“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等系列概念。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七、业力:从缘起到原罪

  业力指身、口、意之行为产生的结果。按《杂阿含经》的描述,宇宙现象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业力亦如此,属缘起的因果法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无善报,恶无恶报,都是“业因”所产生的“力果”,缘起无定论(即空)。
  今之概念则更侧重于原罪方面,这是古印度哲学思想的延续,由此创造了“业障”概念,强调人的起心动念都有原罪,不仅是今生今世的原罪,而且还带着无穷尽前世的原罪等等。这虽继承了原始佛教的业力概念,但也为每个修行人都打上了罪恶的烙印,导致在忏悔上花费太多功夫而无法进入核心教义,影响进一步提升证量。事实上,修行要有惭愧心,但也不要太多地纠结过去;过去的债要还,也要学会“归零”。否则一直活在过去,就一直活在“自我构筑的梦幻世界”中,这恰恰是修行需要克服的。
  佛陀倡导的业力说,是从运动关系角度来论证身心内外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回归空无自性、空无主宰,最后论证“无常、无我”的规律性。正是因为最后落实到“空”,才使生命更洒脱、自在!而今之概念则始于人们意识中根深蒂固的神创世界论,前世今生的因果轮回业报学说则倾向于承认一个固定不变的轮回主体。这些是不符合古之“缘起、无我”概念的。

八、饮食:从四食到口中食

  《阿含经》所讲饮食分四个层次:粗抟食、细触食、意思食、识食,分别表示口中食、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抓取、对自己所好者的控制欲、自我意识树立的“山头”。这四种食概括了身心内外的自我显现,从低级到高级;修行即是破除这四种食,从而破除自我意识,获大自在。四食中,只有粗抟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其它三食均属精神意识层面。今天的饮食概念,只强调口中食的干净和不杀生,对深层精神意识层面的“食”则较少提及。
  通过对比古今概念,笔者发现,当今民间佛教对佛陀原始教法中的核心内容丢掉不少,有些概念甚至完全走样;佛陀的教法走向民间,其教学内容逐渐从心灵的提升转移到外相的塑造。也许是众生有什么心理需求,就会产生什么精神产品供给吧!笔者认为:佛法的本质是破除内心对自我的执取,而不是停留在外在表相上。这是当今民间佛教需要自我反省、自我审视的。正视佛教演变,还须正观佛法本质!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