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金刚经》讲录(连载十二)

发布日期:2017-02-22 作者: 道源法师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丁二、略示周足(分三)

  戊一、校量持福(分二)

  己一、能校量(分一)

  庚一、极显恒河沙多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恒河是印度一条大河,最宽的地方有四十里。恒河翻到中国话叫“天堂来”,因为它的水源很高,从雪山流下来的,就像从天上下来一样,这与我们中国赞誉形容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思是一样的。释迦佛时常在恒河两岸说法,每逢讲到数目字大的地方,就用恒河沙来做譬喻。而且印度的恒河沙很细,细得像面粉一样。

佛说:“须菩提!如果用恒河中所有的沙数来作比喻,以一粒沙比喻一条恒河,你意下以为怎样呢?那所有恒河内的沙数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以一沙各为一恒河,恒河尚且就有无数,何况是所有恒河中的所有沙数呢!”

这段经文是极显恒河沙数目之多。

  庚二、极显宝施福多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我现在真实地告诉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一粒沙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这个善男子、善女人,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说:“当然很多!世尊!”

  己二、所校量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告诉须菩提:假使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这本《金刚经》,甚至于只受持一小段经文,就是四句偈等一小段的经文,或为他人解说——“为他人说”是利他,叫法布施——那么这个法布施的人,自己受持《金刚经》,还为他人讲说《金刚经》,他所得的福德,远胜过前面以充满恒河沙数那么多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那个人所得的福德。

现在已把经文消完了。但是大家还要注意“我今实言告汝”这句经文,就是佛要老实地告诉你持《金刚经》的功德,这是因为怕你信心不够,所以在此先告诉你,这是佛金口所说,佛绝对是不会有虚妄之言的!受持《般若经》的福德,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的福德,确确实实有这么多的福德,确实远超过前面那个以七宝布施的福德。何以故?因为你以七宝布施所得福德,终究会有享尽的一天,这是属于有漏的福德相。你受持《金刚经》,或为他人解说《金刚经》,自己可以明心见性、可以成佛,又可以引导别人修行佛道,让一切众生断烦恼、了生死、转凡成圣、破迷启悟。这种无漏的功德法性,就不能用数目字来计算了,这是无尽的实相智慧功德,这种福德就如虚空,不可限量的,所以“此福德胜前福德”也。

前面佛也亲口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由这一段经文就可以更进一步地去证明,法施的法性功德,是远比宝施有漏的福德相胜过太多了!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有十足的信心,会脚踏实地地去受持《金刚经》,为别人讲解《金刚经》。

到此将“戊一、校量持福”一科讲完。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戊二、取劣况胜(分二)

  己一、随说尚胜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佛再进一步地说:须菩提呀!如果你能随缘随处读诵、解说《金刚经》,甚至于解说《金刚经》里头的一小段经文,就算是四句偈等,不管你是僧、俗、凡、圣,随着你解说、读诵《金刚经》的地方,一切的天龙八部、人、天、鬼神都应该恭敬礼拜,就像对着佛塔佛庙那样的虔诚供养。为什么呢?因为你讲经说法,就是代佛宣扬佛法。

经是记载佛法的,法是佛亲口所宣的,因此见法即是见佛,所以说“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对“随说是经”的人或处所,“皆应供养”,就像供养佛塔佛庙一样。

“当知此处”的“此处”是指着受持《金刚经》之处,以及为他人解说《金刚经》之处。

《心印疏》上对“随说是经”以四种义理来解释:第一、随说之人,第二、随说之义,第三、随说之经,第四、随说之处。

第一、随说之人。讲经说法一定要有发心的人,不管是僧、俗、凡、圣,都可以发心讲经说法。其中僧是出家人,俗是在家人,凡是凡夫,圣是圣人。换句话说,就是不管你是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凡夫也好、成道的圣人也好,只要你能发心去读诵、受持、为他人解说《金刚经》,这个功德都是无量无边的。

第二、随说之义。只要你能依着《金刚经》的正确法义来解说,不管你所显的是事相或理性、经义的广狭深浅、或解说修行次第的义理,只要你不违背《金刚经》的正确佛法去为他人解说,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第三、随说之经。不定章句的前后,你说一章也好,说一句也好,或者你解说前面的一段也好,你解说后面的一段也好,只要是《金刚经》,不规定是哪一章一句,你能解说,功德将是无量无边。

第四、随说之处。讲经说法得有个处所才能成就,这个处所不拘限在山林,就是在城市都可以,你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

前面第十一分是赞叹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金刚经》的这个人所得的福德,第十二分是赞叹说经之处。“当知此处”是指受持《金刚经》的处所。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其实,“一切世间”是包括了三界六道的众生,这里为什么只说了三善道即“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为什么三恶道的众生不来供养呢?因为三恶道的众生,他要不是不懂得供养,就是因为没有时间来供养。这又怎么说呢?因畜生道的众生,它束缚在愚痴之苦里面,你这个地方在讲经说法,它根本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它又怎会来供养呢?饿鬼道与地狱道的众生,他正受着炽然的无间痛苦而没有停息,根本空不出时间来供养,所以这里没有举出三恶道的众生来供养。

佛教所说的供养是以什么来供养呢?有十种供养,即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物等供养。供养可以随力随分,随你所能做得到的范围内,拿来供养,但是这供养要发出虔诚的恭敬心,这样福报就会很大,才有殊胜无上的意义。

为什么供养佛塔佛庙要发出那样的虔诚恭敬心呢?因为塔是供佛舍利子的地方,庙是供养佛像的地方。这里有一点常识大家应该要知道,就是在印度有庙就有塔,塔庙是不分的,塔庙对印度来说是一个名词。佛教传到了中国,塔是塔、庙是庙,就分开了。

中国汉明帝请印度的两位高僧——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尊者到中国来,佛教的经典也跟着这两位尊者由印度传入中国。这两位尊者初到中国时,就请他们住在鸿胪寺。当时的鸿胪寺就等于我们现在的外交部,那时中国还没有寺庙,因为礼请两位高僧住在那里,于是外交部就搬迁,让给这两位高僧住。这两位尊者就在鸿胪寺,开始翻译佛经,如《四十二章经》就是在这里翻译出来,佛法也就从这时起,才开始深入普遍于中国。佛门经典最初传到中国,是由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尊者用白马驮经,并将佛的舍利和佛的画像带到当时的中国首都洛阳。为了纪念这两位尊者与白马驮经这殊胜的因缘,就把鸿胪寺改名为“白马寺”,用以纪念佛经是用白马驮运来的。

现在我们中国的塔庙都叫寺,但是在印度国内,它并不叫寺,它叫做塔庙。庙本来就是佛门的名字,看《金刚经》上所记载“如佛塔庙”就能证明这一点。因此作为一个佛弟子,见到了佛塔佛庙,都应生起恭敬心,虔诚礼拜。

这一段经文,佛陀告诉我们,如果有讲说《金刚经》的地方、或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地方,我们也要去恭敬供养,就好像供养佛塔佛庙一样。

  己二、何况尽持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何况有人,能够受持、读诵全部的《金刚经》。“受”是受其文,“持”是持其义;领纳于心叫“受”,忆念不忘叫“持”。“受”与“持”都是受持其义。对着本子念,叫读诵;不看本子,把经文背诵到心里面去,朗诵于口,叫诵经。我们早上起来作早课,叫课诵,不叫课读,因为这都是背在心里,而诵出口的。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再叫一声当机者。“当知是人”:你应当知道这个尽能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人。“成就”二字就是圆满具足,无欠无缺,这叫“成就”。

成就“最上”之法,也就是已亲证了如来的法身,成就了法身之法。那么法身之法又是什么法呢?他就是无漏无为法。此法离名绝相,再无一法能加之其上,所以叫“最上”。法身是无漏无为法,无法替他取名,也不能指出他是什么相,他本身是离名绝相的,但是为了要让众生知道,给他取个“法身”的名字,实际上,这个名字也是勉强安上的。法身是绝相离名的无相之身,一切世出世法无法高于其上,故叫做“最上之法”。

“第一”二字是讲报身之法。《心印疏》解释他叫做“万德庄严”,有无量的相好,为众圣中尊,可堪称为第一。这个报身佛的身,是由万种功德所庄严出来的,有无量数的相好。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登了初地的菩萨就是圣人,二地三地乃至八地九地,乃至等觉都叫圣人。这些地上菩萨都叫众圣,佛在众圣之中称为独尊,没有人能超过佛,所以才称为“第一之法”。

“希有”是指化身之法;又叫随类现身,稀奇少有,所以叫做“希有之法”。这个应化身,他在天上说法就现天人之身,在人间说法就现人身。佛在人间应化身所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相,是转轮圣王的相。转轮圣王是人间第一有福德相的人,但是还是个人相。释迦佛到天上说法,如《地藏经》是在忉利天说的,这时佛所现的相好,绝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已,这是他按天上的人而现的佛相。如果应化身要去度六道的众生,他就示现六道众生的相去度他们。他可以神通自在地随类现身去度化一切众生,所以说他为“希有之法”。

合足来说,佛的法身、报身、应化身之法统统圆满具足成就了,就称为“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谁能成就呢?就是尽能受持、读诵全部《金刚经》的人,这又包括为他人如法解说《金刚经》的人,是这个人所成就的。

再看经文。“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倘若这个地方有《金刚经》在,这个“所在之处”不管是在什么地方,无论是在讲堂、佛殿,凡是有放着《金刚经》的地方,就应该恭敬供养。为什么呢?因为“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三宝所在之处。要知道经典就是法宝,“即为有佛”。这怎说呢?因经典能传达佛法,法是佛之慧命法身,为佛金口所宣;研读经典就等于佛在当面为你说法,因此经典就是佛的法身舍利一样,所以说“即为有佛”,就如同佛宝一样。“若尊重弟子”:“若”字作“及”字解;“尊重弟子”,即如来之可尊可重之弟子,指一切贤圣僧,也就是僧宝。因此有《金刚经》所在之处,具有三宝备足,就可知道此处之殊胜。

到此将“戊二、取劣况胜”一科讲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戊三、请示经名(分二)

  己一、当机请名奉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这段经文须菩提共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经题,二是怎样奉行、受持此经。

《金刚经》共分三十二分,现在才讲到第十二分而已,怎么会在这时候就提出为经题名的事呢?其实大科的“略示周足”讲到第十分,都已把经的道理讲完了。经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呢?就是当机者所请问的降心之法及住心之法。前面第一大科所讲的是略示降心及住心之法,而这第二大科就是推广前面所讲的道理,更进一步详细说明降心及住心之法。讲到第十分这里都已讲完了,就不必继续再讲下去了。但是下面所讲的道理还是推广前面所讲的道理,所以这还是叫“略示周足”,意思是经义都已周备具足了,只是再次地推广而已。既然周备具足了条件,因此也就可以给经题个名字了。明白了经名之后,我们还得依经的义理去奉行受持。但是要怎样去奉行受持呢?对这个修行法门到底要怎样下手呢?须菩提就针对这两个问题向世尊请示,世尊也就依着他所提出的问题,一一地给予开示。

  己二、如来如请为示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问佛两个问题,而佛归纳后只答他一个问题。

佛先给经题个名字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的意义就是有了如同金刚一般坚固猛利的般若智慧,这样才能够到达解脱、自在的彼岸。为什么呢?因金刚宝其用最利,其体最坚,能坏一切物;般若智慧也是如此,能断除一切烦恼,能破一切无明。烦恼与无明一断除,当下就能登上菩提的彼岸。“波罗蜜”叫“到彼岸”。因此你想要断烦恼、证菩提、到彼岸,那你就要受持、读诵《金刚经》,从而吸取《金刚经》内的般若智慧。释迦佛亲自为此经题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意思就是说所有的修行方法都在经文里面,你忆持经的名字,这就是一个修行妙法。由忆持经名,心中就会连锁地生起经文中的般若妙慧。何以故?因为全部《金刚经》就是文字般若,你的心只要依着这文字所现的般若妙慧,而去起智慧观照,这就是观照般若,你所观照的理境就是实相般若。“三般若”当下在一念中,同时现起,如如不二,这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同时,因为经题就含摄了全部经文的意义在里面。全部经文解释什么呢?就是解释这个到彼岸的智慧,犹如金刚一样。因此只要你能由文字般若而去起观照般若,再由观照般若去证入实相般若,一证入实相般若,就是究竟到达彼岸了。这个彼岸就如同金刚坚利的般若智慧,你的心一入了这个般若智慧里面,就能够很自在地断除一切烦恼。所以顾名思义,你只要依着“金刚般若波罗蜜”这个名字,去信受、去奉行,就能断除一切的烦恼,就能到达菩提彼岸。

前面经文,释迦佛不是叫我们要离一切相吗?这里又怎么要我们受持、奉行这个经名呢?这不是著了名相吗?

“所以者何”:这是为什么呢?

“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你要知道,佛所说的般若法门,是要你当下离相、降伏妄心、安住真心,成就离一切相的无住妙慧、无住妙行,这才是佛所要命名为“金刚般若”的真实所在。

  为了使大家对这段经文更进一步地了解,先依二谛道理解释“佛说般若波罗蜜”,这是按世俗谛说,不能没有一个假名的安立。“即非般若波罗蜜”,这是按真谛上说的,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当体即是空。这不是叫你去依名著相,是叫你去依名修观想、修般若,用智慧去观照。这是按真俗二谛上说,不过是假有其名而已。若依三谛道理解,“佛说般若波罗蜜”只是立个假名,是为假谛;“即非般若波罗蜜”,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是为“空谛”;即假即空为“是名般若波罗蜜”,是为中道第一义谛。

  丁三、尽断余疑(分三)

  戊一、断是名何必强说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前面讲过“佛说般若波罗蜜”,如来说法按世俗谛即有所说;按真谛上说“即非般若波罗蜜”,一切说法无非是应机而起,是随顺因缘而说。因缘所生法,无有自性,当体即空,这是真谛上说的。因为当体即空,才叫“是名般若波罗蜜”,所以只是一个假名而已。

这科是怕众生对佛说法的真实之意未能彻底地明白,恐怕会产生如下的疑问:第一、既然是假名而已,又何必要说它?第二、假如释迦佛“无所说”法,怎么能摄化世间的众生呢?第三、假如没有世界,释迦佛要在哪里现相成佛度众生呢?

这里先解开第一个疑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佛恐怕众生以为如来说法不立名相,又既然只是名相而已,何必勉强说呢?故问须菩提:你的心意以为怎样?你认为如来有所说法吗?佛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固执取著佛说的文字名相,这样一来就好像有法可说;假使你得义忘言,入了说法所指的实相般若的奥妙处,那时你已得到自在、解脱了,那你又何必固执文字相的方便施设呢?所谓“归家罢问程,到岸不须舟”,如来说法只不过让你们借般若法船,渡过烦恼大海,然后得登解脱、自在的彼岸,这正是如来说法用意的微妙处。

前面第七分也曾经遇到这个问题。“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他不敢说如来没有说法,因为如来天天在说法,所以须菩提只回答说“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说法是应机而说,你是什么样的根机,就跟你说什么样的法来度你,哪有一个固定的法可说呢?但是到了第十三分这里,须菩提有更加甚深解悟,所以他很肯定地回答佛说:“世尊!如来无所说。”说法只是一个语言之相,这只是暂时所起的假相而已。说法之假相,当下生,当下灭,当体无住;缘生相生,缘灭相灭,哪里有个如来说法之相?你所要摄取学习的是如来说法中法所含的妙理,而不是要你执著这个说法的相。因此在真实处上看,说法只是一个假名而已。

虽然说法之相是缘起、暂有的假相,但并不会妨碍如来方便说法、随机教化众生的施设。假使你明白了前面所解释的道理,这样“佛说般若波罗蜜”这个假名言说,也就不会妨碍如来施设名言说法度化众生的方便了。当知如来说法,说即无说,无说而说,是名中谛说法。这样就把第一个疑问“既然是假名而已,又何必要说法”的疑问解开了。

下面再解开第二个疑问。

  戊二、断无说云何摄界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前面须菩提回答世尊说:“如来无所说。”虽答“无所说”,并不是说佛一向不说法。所谓说法之目的,在于断除众生心中一切烦恼之病。病好后,就不需要法药了,但是恐怕众生又执药成病,所以须菩提才回答世尊说:“如来无所说。”以此解开执药成病的过失。这样一来,又产生了第二个疑问,就是假使如来一向“无所说”法,又怎样来摄受教化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呢?

为了解开这个疑问,佛又问当机者:“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尘数目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世尊!”依佛法说,凡是有法的存在,都离不开缘聚缘散的因缘法则。微尘是在因缘的条件上,由更微小的微细单位,再缘合成微尘的假相,如果要再更微细地分割和分析,它还是离不开因缘相的集聚。这个世界本来是由无量微尘积聚成相而成为一个世界,微尘是小,世界是大,但总是离不开因缘和合、暂时现起的幻有假相。

“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大家要注意这段经文要紧接着念下去、读下去:“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微尘辗转分析,最后还是因缘假相,本无自体。知微尘无体,就知微尘只不过是假名而已;虽是假名,但并不妨碍由因缘假相暂时现起的幻有。“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的道理,也是与前面解释的道理一样。因如来深知器界之因缘生灭,去来之相,缘生如幻,故不住著器界之相,如镜无心,缘来现相,缘去不留影。如来摄化三千大千世界的道理也是如是。如来了知一切法皆因缘所生、缘生缘灭,所以能当体随缘、不生留碍,所以在三千大千世界摄化众生,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没有住著世界之相,随缘聚会随缘散。虽因缘如幻,但佛也不舍广度众生,所谓佛随缘度化有缘人,也正是这个意思。明白了这个道理,第二个疑问又迎刃而解了。

  戊三、断名界云何现相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这段经文都是推广前面的经文。前面经文第五分上有“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在这个地方只改换一个名相来问,即“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前面说过,“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摄化三千大千世界,按世俗谛讲,如来确实是有个摄化三千大千世界之相;按真谛的无住、离相、缘起性空来说,“如来说世界非世界”,真谛上的当体是空无所住的,世界也只是个假名假相而已。

佛怕众生起疑——既然说世界是个假名的世界,是个当体即空的世界,那么如来依着世界的依报所现的三十二相的正报,当然也是无所依着了?为防此疑,故佛又问须菩提:“你意下以为怎样?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佛的意思是说,界既非界,相亦非相,二者俱是从缘而起,那又怎么会互相地障碍呢?庆幸须菩提已解佛意,直答说:“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须菩提的意思是说,要离相,才可以得见如来法身。这是因为须菩提已深悟离相见佛的要旨。由前面的非微尘、非世界的道理,启悟了须菩提自己说出“如来的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的解悟道理。

按世俗谛说,如来有三十二相度化众生。但是如来的三十二相,也是因缘生法,所谓缘生相生、缘灭相灭,终归假相出没而已;在真谛的离相、无住、无相法身的般若空慧上来说,但有其名相之影而已。所谓“真智无为,不住诸相”,非微尘、非世界都说明诸相是假,不可取以为实。佛的三十二相也是为了引度众生而出现的因缘假相,佛的真智法身不是取相所能见到的。如经云:“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这样才能见到佛智身的真相。这正是须菩提所解悟的道理。

  丙二、成就解慧(分五)

  丁一、校量经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段经文是校量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前面校量过七宝布施的功德,这里是校量身命布施的功德。

身命布施比七宝的布施更难。为什么呢?因为七宝是身外之财,这个身命是身内之财。身外之财,我只要发个舍心,就可以把它舍掉了;但是这个身内之财就不容易布施,因为生命只有一条而已,只能布施一次。众生对生命都是执著不放的,叫他去利益众生,施舍身命那是很难的。假使有个善男子、善女人,他发了心,要拿这个唯一无二的身命作布施、利益众生,还不止一个身命,而是以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这表示很多的生生世世中,他都发心要以身命布施、利益众生。这个人的福德简直是不能计算,太多太多了!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这里“甚多”的意思,就是受持《金刚经》的功德,超过了前面那个以恒河沙数身命布施的功德。

  在这个地方,须菩提悟到甚深的道理,也是开悟之处。能悟到般若甚深之理的人,才肯把生命布施出来;而持《金刚经》的功德,远超过以恒河沙数身命布施的功德,可知《金刚经》功德是不可思议!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