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莽是个农民,靠卖豆腐为生,每天起大早做一包豆腐,再骑一辆破旧摩托带着挨村去叫卖,有时就路过祥和谷。阿莽虽穷,但很善良,他知道祥和谷有做豆腐的,怕抢了人家的饭碗,因此他只是路过,并不吆喝张罗生意。也该他和祥翁有缘,有一次看到几个小房子墙上写着一些诗,他读着读着觉得很受用,就打听这个写诗的人,于是他便和祥翁交上了朋友。从此之后他只要路过祥和谷,总忘不了给祥翁送一方豆腐,并借机和祥翁聊上几句。
有一次,阿莽带来阿草和阿芝两个同村邻居,阿莽劝她俩念佛,她俩问阿莽念佛为什么能成佛,阿莽回答不上来,于是带她二人来请祥翁开示。
祥翁对三个人讲,我也只是个学佛的普通居士而已,不是法师,谈不上开示,也讲不好。阿草和阿芝说您老就别客气了,我们文化浅,读不懂经,您老就给我们讲讲吧。
祥翁说:“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念什么就成什么。”
阿芝说:“怎么念什么就会成为什么呢?”
祥翁说,“念佛不光是口里念,更重要的是心里念,就是惦念、向往、放不下,这叫忆念。只要是真惦念、向往、放不下,就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阿草说:“不是佛法让人放下么?怎么您又说要放不下呢?”
祥翁说:“佛法让人放下的是世间心、分别心、贪恋心和执著心,只有把这些会把你带上岔路的心念放下,你才能提起正念,专念向佛。你这一生最放不下什么,死后就会投生到那一道去。”
“可这是说法,怎么能证明呢?总该有点迹象让咱凡人理解呀。”阿草还是有疑惑。
祥翁说:“其实一个人死后会转生哪一道,通过他做人时的行为和临终的表现就可以看出征兆的,只是一般人不善于观察而已。”
一、鬼道之人
“怎么人们都说活着是人,死了变鬼呢?”阿芝问。
祥翁说:“大多数人死了会成为鬼,这是由于大多数人都信鬼、念鬼,想做鬼,这没办法。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看这世界上的人,大多都爱打妄语、说鬼话、想鬼点子、打鬼主意、你算计我、我算计你、各怀鬼胎、阴私多多、密谋策划、尔虞我诈、作奸耍巧,光天化日之下却做着鬼窟活计,这种人不用死后,活着的时候已经鬼气十足了。这种人往往对死后的阴宅十分在意,风水、朝向、地理位置,就是说,他们已经打算到那里去住了,而且希望亲属朋友在他死后常给他烧点冥币,供点烟酒、童男童女、牛马、轿车之类心爱之物,可见他们时刻惦念着要做鬼,他们不相信死后除鬼道之外还有别的去处。这叫信鬼念鬼、至信不疑,必定做鬼。他们平时做梦,一般都昏天黑地、幽幽冥冥,常常梦见鬼或已故亲人,这都是鬼道气象。这种人特别迷信,崇拜神奇灵异之物,对特异功能等很感兴趣,遇事愿意求签问卦、占卜吉凶,即使信佛,也不懂佛法真义,把佛祖菩萨和怪力乱神混为一谈,见庙便拜、是神就求,什么山精地灵、树精狐仙,在他们眼里,都是至高无上的神灵。若说修行,他们也是乐小法者,爱随大流凑热闹,喜欢一些五花八门的法术,随便一个什么民间‘大师’都能摄受他们、逗得他们团团转,他们也以为自己在学佛修道,浑不知自己已沦为魔鬼眷属。临终时心神迷乱不安,恍惚间常见过世的亲属或什么师父来迎,这都是做鬼的迹象。”
二、人道之人
“那么什么样的人还能回来做人呢?”阿草问。
祥翁说:“尽管做人有种种苦难、种种不如意,但得个人身也是很值得庆幸的!一旦失去人身,落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那么亿万生亿万世也不见得能再得人身。但作为已得人身的我们,想保住人身还不是很难的,尽管如此,相比较于做鬼的人来说,能再得人身的人还是少得可怜。因为要再得人身,也要有一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最好的办法是皈依三宝佛法僧,然后持守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真实皈依三宝即不会堕三恶道,而且又种下来生得度因缘。不杀生则来生长寿少病;不偷盗则来生富足,财产不会无端散失;不邪淫则来生夫妻和睦稳定,不招孽缘缠身,子女品行端正;不妄语则来生受人信任尊敬;不饮酒则来生行仪端正,不会狂意乱性,不得精神疾病。如果不皈依三宝,只要能做到以上五条,也是可以得人身的,只是来生能否遇到佛法得度就很难保了。”
“无论信佛与否,有信仰无信仰,”祥翁接着说,“来生能回来做人的人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人为人忠厚正直、办事实在,说人话、做人事,讲求人性、恪守人格、维护人伦,有端正的人品,虽免不了常人的种种错误缺点,但主流向善,志趣高尚,热爱生活,有自信心、自尊心,不迷信盲从,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玄谈,讨厌怪力乱神,热衷于人间事业,尊重科学,尊重当下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现实,就是说,他们主要对这个他们认为‘实在’的空间事物感兴趣。为人但求心安理得,对死后去向没有什么执著,临终时神智清醒,能对一些未了的事情做出安排,但对热爱的事业放不下。这些特征都说明他信人、念人,念念为人,故而来生复为人。若论做人的学问,儒家经典可谓完美无缺,若能遵从孔孟之教,做人必定圆满;若在此基础上学佛修道,便不会有大的偏差,必得正果。若不会做人,却侈谈学佛修道,必入魔道无疑。因此,佛家有言:未成佛道,先学人道。”
三、畜生道之人
阿芝说:“念鬼、念人还好理解,畜生呢?谁肯念畜生做畜生呢?”
祥翁说:“念畜生的可多了,六道中除了鬼多可能就是畜生多了。畜生是指动物,没听说有人负债太多便说下一辈子做牛做马还人家么?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念法。畜生没有智慧,世间那些愚痴的人和畜生道缘分最深。这些人头脑愚钝,没有智慧、没有志向、没有理想、没有信仰,活得像行尸走肉。他们也有理论,他们的理论便是‘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及时行乐’、‘人死如灯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是与非’,连明天都不管,更管不了后世是做牛做马做鸟做虫了。他们活得辛苦、活得无聊、活得空虚,除了干活吃饭、打工赚钱,再就是搓麻将、看电视、斗鸡遛狗、男女鬼混打发日子。在感情上,他们也可能很专一,但过于痴情,执著不舍,像梁山伯祝英台一样,痴得都变成蝴蝶了,再下一世就要变成毛毛虫了,还被人们赞颂不已,可见念畜生的大有人在。这些人的爱好和职业大多与动物有关,如饲养牛羊鸡鸭、猫狸猪狗,屠宰、打猎、钓鱼、调鹰、斗牛、斗蟋蟀、耍蛇、耍猴、蓄养种种宠物,爱恋不已,念兹在兹,白日想、梦中追。更愚钝无明的,白日都浑浑噩噩,夜晚连梦也做不出来,临终时更是神识无寄,迷迷糊糊地投胎做畜生了。优先投胎的便是最迷恋不舍的那种动物,卖者被卖、杀者被杀、钓者被钓、猎者被猎、吃者被吃、耍者被耍、宠者被宠,各随因缘,递相偿债。”
听到这里,阿莽起了疑惑:“祥翁您讲得再明白不过了,不过我有个疑问,难道那些做好事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和收养被遗弃动物的人也会堕入畜生道么?”
祥翁说:“这是两回事。我说那些情况是指以贪恋心对待动物,而你说的这些情况则是出于慈悲和怜悯,动机不同,结果便不同。前者是过失,后者有功德,这就像佛菩萨救度接引众生,是出于慈悲,他们不仅不会堕落成苦恼众生,只会使自己的修行更高。热爱、保护、救助和收养动物是一项很不错的慈善事业,只会使自己的人格更伟大、更圆满,这是善良人的行为,也是佛菩萨的行为。”
四、地狱道之人
阿芝问:“祥翁,您说念什么是什么,难道还有念地狱的吗?”
祥翁说:“念不仅指向往,害怕也是一种念。当你怕一个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的幻相就会老在你眼前晃荡,挥之不去。念地狱也是这个道理。下地狱的都不是浑浑噩噩的傻子,傻子只和畜生有缘;下地狱的都是些聪明人、精明人,甚至自以为明白的人。他们行了恶,在世间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有些恶事甚至别人根本不知道,然而可怕的是他自己清清楚楚地知道这一点,虽然他在人前千方百计地伪装、遮掩,装得若无其事,然而一旦静下来面对自己,那些可怕的场景便立刻浮现在眼前,使他心慌意乱坐卧不安,因此他们便很害怕安静,拼命地折腾造作,想尽一切办法安慰麻醉自己,然而无效。他们整天活在恐怖、惊惶、矛盾、自责和焦虑之中,即使有亿万家财、显赫地位,整天把自己埋在花天酒地中,依然无济于事,处处都是他的精神地狱。夜晚更是如此,梦中总是被追杀、逮捕、上刑,常常惊悸而醒,即使逃到天涯海角异国他乡也毫无作用,梦中总是回到作案处受报,这就是地狱的投影。一旦死亡,这些投影便化为真实,抵赖不得。而在人前,他们总是做出气壮如牛的样子,否认因果报应,不相信真有地狱一说,其实这种否认和不相信恰恰是一种恐惧的表现,是另一种方式的认同、另一种方式的忆念。这种忆念的力量往往比正向忆念的力量更强大。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越怕越来。这种人临终前会呈现种种恶相,或尖叫抽搐,或突目张口,或七窍流血,或身生恶臭,或身生无量臭虫虱子、蝇蛆之类,除之不尽,还有一些示现种种恶疾怪病、横逆暴亡等等,用老百姓的话叫做不得好死。”
五、阿修罗道之人
“再说阿修罗,”祥翁这次没等他们三人发问,便接着说,“阿修罗道是六道之一,阿修罗亦称无端、非天等,有天福而没有天德,相貌丑恶,好斗,嫉妒心强。”
阿芝问:“没有德能享天福么?哪种人能转生阿修罗呢?”
祥翁说:“其实这样的人也是有的。他们有大能量,也很聪慧,但脾气很大,好斗,嗜杀,一天不战斗就难受;他们好打抱不平,慷慨仗义,愿意杀富济贫、镇强扶弱,但并非出于慈悲心,主要是出于好斗战的本性;他们很傲慢,凡事都要争上风,比较强势;他们也会做很大的好事,但不是出于利人之心,而是由于好大喜功,喜欢听到人们的夸奖赞颂,而且嫉妒心特强,好事必须我做,好名必须我留,一旦发现别人比自己更有能力、更受尊敬,就会想法把别人搞臭整垮;他们性格多疑,能同患难不能同富贵;他们权力欲强、事业心重、是非心重,喜欢摆布指挥别人;他们很自以为是,胜则便以英雄、首领甚至救世主自居,败则壮怀激烈慷慨赴死,任凭肝脑涂地而无怨无悔,发誓来生继续一决高低。这种人由于善业力死后升天成神,享受天福,却由于嗔、慢、疑习气太重而不得好相,也由于其嫉妒、好斗而使天界也不得太平。”
祥翁略停一下,又说:“其实阿修罗是通好几道的,除了天道阿修罗,人道阿修罗便是好战分子、恐怖分子,畜生道阿修罗就是虎狼蟒鳄之类,鬼道阿修罗便是大力鬼王、飞行夜叉等。
“阿修罗种性的人梦中也常与人战斗,战败时爱说豪言壮语:‘二十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这就是在念阿修罗道。但这种人比较难升天,混得好的能再回人间报仇雪恨一决高下,得不了人身的大多要做恶兽、厉鬼去了。”
听到这里,阿莽他们三人都笑了。
六、天道之人
“再说天道,”祥翁又接着说,“其实再得人身已经很难,想升天就更难了,可谓千万中不得一人。要想升天必须严守五戒,勤行十善,广积福德资粮,还要对人间没有任何留恋执著。仔细观察,这种人还是有的。这种人不贪不嗔,慈善柔和,居上能慈悲,居下能忠孝,敦伦尽分,柔和恭谨;他们热衷于公益事业,铺路、架桥、济贫、建寺,助残扶弱、调解纠纷、买生放生、广行布施,宣说因果报应理论,劝人向善,弘扬圣贤经典,启人智慧,节俭惜福,热爱自然;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以付出为享受,以吃亏为心安,施舍不求回报,行善不求人知;他们乐天知命,凡事讲求天理,相信人可欺、天不可欺,这叫念天;他们平时做梦常常见到日月天象,见光见花,见到种种殊胜吉祥事物;他们临终前会预知时至,事先安排好身后之事,若有财产和收藏品,除少量留给亲属供基本生活外,一般都嘱咐捐赠国家或慈善机构;他们对身后殡葬之事没有执著,他们会想:这一生,该尽的责任都尽过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该体验的都体验了,欠别人的都还了,别人欠自己的都忘了,没有辜负这一期生命,没有遗憾,也没有什么可留恋了,因而心态安祥;临终时分他们往往见到天宫仙界、闻到悦意天乐等等殊胜境界,心生欢喜,面露笑容,有的身上散发香气。这都是升天为天人善神的迹象。做天人是非常美好的,我们人类难以想象。天寿也很长,千年万年都是它;然而天人还没有出六道轮回,天福享尽还是会堕落各道受苦,因此还不究竟。要想永出轮回、永享极乐,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最好的办法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阿草听到这里,有些信心不足,她说:“照您祥翁如此说来,做天人尚且需要这么高的条件,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更要难上加难了么?”
祥翁说:“我前面说的是六道转生的道理。从这些情况看,你们就可以知道一个人死后转生哪一道,除了这人一生的善恶业力以外,心念起了很大作用。我这样表述,是让你们明白心念的力量。其实六道转生中的念天、念人、念阿修罗、念鬼、念畜生、念地狱,都是有意无意间念的,主要起作用的还是业力的惯性和牵引。念佛则不同,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大悲大愿所建成的,阿弥陀佛时时刻刻都在放光接引,我们只要至诚切愿,一心专念,念念不忘,再加上五戒十善的功德助行,就一定能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打个比方,升天就像凭自力攀登悬崖,力弱者不能;念佛则是悬崖顶上抛下一根绳子,我们拽着绳子攀登,下边努力上边拉,虽体弱者也容易上去。攀登力就是我们的善行功德资粮,这根绳子就是念佛,只要我们死死抓住这根绳子不撒手,自力他力相应,就一定能攀上去。你们说是吧?”
三个人都高兴地点点头。
阿莽说:“如此说来,天堂、地狱、极乐世界其实都是心念来的呀。”
祥翁说:“岂止天堂、地狱、极乐世界,就是我们这个看来实实在在的人世间,乃至山河大地也都是众生的心念和业力造作所感,如果有一天你开悟了,就会发现一无所有。尽管一无所有,却由于我们心念的造作,而真实显现种种境界、种种形象。如果我们真能放下一切世间执著,专志念佛,最终成就往生,花开见佛,就可以发现极乐世界也像这个世界一样实在,只是极乐世界的殊胜美好,我们凡夫是很难想象出来的。关于极乐世界的情况和念佛的有关问题,你们还是多读‘净土五经’为好,我只是根据你们的具体情况和理解能力谈一点方便说法而已,不见得说得对,总之以经为准。”
阿莽他们三个人听了祥翁的话,便对念佛法门深信不疑,坚定了信心,欢天喜地地回去了。
后来听说,阿莽他们村里很多人都跟他们学着念佛了。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1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