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金刚经》讲录(连载十四)

发布日期:2017-12-04 作者: 道源法师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续上期)

下面要讲的,就是再推广到余度上的忍度。

丁三、类明余度(分二)

戊一、类明忍度(分二)

己一、正以类明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这科是修忍辱度的引证,与修般若度是一样的修法。

“忍”是能忍的心,“辱”是所忍之境。人家骂我、打我、嫉妒障碍我,这都是污辱我的境,我能忍辱下来。按世俗谛说“忍辱波罗蜜”,是有个忍辱的相;按真谛上说“即非忍辱波罗蜜”,忍辱之法是因缘所生,缘生相生,缘灭相灭,无有自性,当体即空,故说“即非忍辱波罗蜜”,不应执著这个忍辱度。我们修六度都要“三轮体空”!修忍辱度时,要内没有能忍之心,外没有所忍之境,中间也不住著打我、骂我、辱我的这些相,这样就是“三轮体空”,这样才合中道第一义谛上所谓即空、即假、即中的忍辱度。“是名忍辱波罗蜜”,这就是“忍辱度”的圆满成就。

下面释迦世尊再引证他修忍辱度的事实来证明。先引证他最近的事。

己二、引事证释(分二)

庚一、详引近事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前面说过“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要我们修行般若空慧时,能远离一切相,而不去执著。因为一切相的执著,都是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上面建立起来的。远离一切相,就是要我们远离这个四相的建立。要是我们心不远离四相,这个忍辱度就修不来,在修行般若度上,更不能得到实相般若的真实妙用。

这里释迦世尊拿自己来作个证明:

“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王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叫“极恶的王”。释迦世尊过去世,在因地修行时,遇见了这位极恶的国王。有一天,正是天气晴朗、百花开放的日子,这位国王带了很多宫女,出城到山上游玩。游玩了一段时间,国王玩累了,竟坐在地上睡着了。宫女们看见国王睡着了,大家可以自由了,就不去惊醒他,各自散开,寻找可以玩耍的地方。

有一个宫女在林中发现了一位年轻的修行人,就手一招呼,大家都围过去看,并好奇地问修行者许多问题。修行人发现这些宫女善根较深厚,于是就很耐心地开示了修行的道理给她们听,说:

“这个世间是无常苦空的,世间充满着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迷惑的人,天天都在烦恼的煎熬逼迫中打滚,不知出离。假使你能明白世间的苦恼,就会发心修行,追求解脱之道。有智慧的人,绝不会迷失在只为追求虚幻不实的荣华富贵,而去造就无边的罪业,牵引未来受到无量的苦报。不管你们在宫中是怎样的享福快乐,但是总有一天,这一切不实的快乐就会随着无常的运转而改变迁移的,最后都会消失在无情的岁月里。你们不要放逸、只追求五欲的快乐,应该知道,外在的苦乐无非是虚幻,不能长久的。所以你们应该去找内心本来就属于自己真正解脱的心,这才是真实、永恒的自在。”

宫女们很诚恳地听着,听得非常入神!不知不觉,时间过得很快,国王也醒了。噫?他发现宫女都不在,就气冲冲地到处找,最终发现宫女们围绕着一个年轻人在说话,就跑过去,正要破口大骂,发现这位修行者在给宫女们说法。国王一看,这位修行者年纪很轻,心里更气,大声说:“你是什么人?你怎么把我的宫女引诱到这里来?你心中可有什么企图?你是否起了贪欲心想要拐骗我的宫女?你一定心存不轨!”

年轻的修行者用很平静的语气告诉国王:“我是一位修行人,我已经淡薄了世间的五欲,富贵荣华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虚幻的影子而已。我的心已经平静下来,不再去贪恋世间的一切,我又怎么会去引诱你的宫女到这里来呢?我没有骗你,我所讲的话都是真的。”

国王听了冷笑一声,说:“你说你没有贪欲心,现在我问你,你是否已证得四空定?”

“没有。”

“那么你是否已得四无量心?”

“还没有。”

“那么你是否已得四禅事?”

“也没有。”

国王听了很生气说:“既然这些功德事你都未证得,显然是一个没有离欲的凡夫,你敢说你没有贪欲心?你不要骗我!我看过很多修行的仙人,他们不食人间烟火,天天在那里炼气吐纳,但是遇到了贪欲的境界,见美色照常动贪欲心。你这么年轻,没有证功德,又没有离欲,你怎敢说你没有贪欲的心呢?见女色不起贪念呢?”

修行者平静地告诉国王:“要断贪女色这个欲心,并不只靠着炼气吐纳、不食人间烟火、吃吃水果,就能够把贪欲心降伏下来的。要降伏贪欲心,主要在于修无常观、修不净观。”

国王本来是带着怒气来的,所以修行者的开示,他完全听不进去。国王心中原本就存着报复的心理,又见自己理亏,脸红耳赤,嗔惭交加,恶心中更增加了嗔恚,于是把心一横,说出非理的话:“你怎敢批评仙人的修行方法?你一定是嫉妒他们,你一定是起了嗔恚心,才会说出诽谤别人的话。”

修行者回答说:“我是一个持戒的人,绝对不会打妄语!别人诽谤我,我尚且能忍辱,何况忍辱就是我的戒,我又怎会去毁谤人家呢?”

国王这时就抓到了下手的把柄,说:“好一个‘忍辱就是你的戒’!好,我现在割下你的耳朵来试验你,看你是能忍还是不能忍。如果你能忍,那就证明你是个持戒的人。”说完就抽出身上所带的宝剑,“涮”的一下,把修行者的耳朵割下来,一看,他面不改色。

于是大家急忙劝说道:“唉呀!不得了!伤害到圣人啦!这是位大士!是大菩萨呀!是不能加以伤害的呀!”

这时国王的理智已经失掉了,变成了一个人面兽心者,更起了凶恶的心!他狂怒地说:“我可看不出他像个大士。我倒还要试试他,不但要割他的鼻子,还要肢解他的手足及整个身体。”说了就动手,把修行者的鼻子割掉,再更加狠心地把修行者的手脚四肢都砍掉了,“节节支解”,一节一节地给他斩断。

这时,修行者起慈悲智观,心中不住一切相,心中没有动一念的嗔恚心,他原谅了恶王这种愚痴的举动。这位修行者,他是因地的菩萨,四大天王等为他的护法护持他修行,看见恶王这种残忍的行为,发脾气了,于是就飞沙走石,天地变色。

国王这时可害怕起来了,他以为修行者起了嗔恨,不知用什么法术,天地才会为之变色。世间的恶人,是最怕比他还要横恶的人!于是国王就跪下来求忏悔说:“唉呀!我做错事了,我太愚痴,我太残忍无道,请你饶了我这条命吧!”

修行者告诉国王:“你对我的耳鼻、手足节节肢解,一切我都原谅你,我并没有动过一念的嗔恨心,我也没有引诱你的宫女。我现在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我并没有打妄语。”

可是恶王仍是不相信,说:“你说你内心不起嗔恚、不起嗔恨,能不能证明给我看呢?”

修行者因此发誓愿说:“如果我的一切都是清白,我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我被你所斩断的这些手足、耳鼻,马上都复原。”更发愿说:“我于来世成佛时,首先度你!我绝不对你起嗔恨心,绝不会跟你结冤仇,我还是很愿意跟你结善缘,我会原谅你的,你安心吧!”

发了愿以后,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修行者已被斩断的手足、耳鼻都马上复原了。在佛法上来说,这就是不可思议的愿力所感所致!

这位恶王就是后来佛在鹿野苑初度五比丘中的憍陈如,他就是这位极恶残暴的歌利王来转生的。

这是释迦佛引证他过去生中修忍辱度的境界,遇见了歌利王,遭到他割截身体的公案。

“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歌利王割截我的身体的时候,我没有我等四相。因为无我相才没有受害的我,无人相才没有害我的人,无众生相才没这些差别之相,无寿者相才没有执著不舍之相。所以在被节节支解时,才能离嗔念。

下面再证明说:“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假使那时,我有我等四相在,一定会动嗔恨心的。我尚且要度他,所以我才能以怨亲平等的心,来对待他,那我又怎么会起嗔恨心呢?由此当知道,那时我是没有起我等四相的。

庚二、略引远事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我修忍辱,不只修一世而已,回忆过去劫中,我的前生前世中,曾经做了五百世的忍辱仙人,那时修忍辱度的时候,也同样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这里补充说明,这经文中的“忍辱仙人”,这“仙人”不指外道讲,还是指修佛的道,因那时佛没有出世,故世人尊称为“忍辱仙人”。

戊二、总结一切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这里,释迦世尊引证他前面说过的离相修行,以种种事迹来证明:“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种心非常难发,也非常宝贵;一发出来,你就走在正觉的道路上。但是你发了以后,要离去一切相的执著,去行正觉的六度万行,“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这科的总结文很重要,你们要特别注意。前面讲到第一波罗蜜要离相,恐怕我们又会偏到空理的一方面去,而忽略事相的修持,因此再类明其余的五度中,先说忍辱度的修行境界。何以故?因为忍辱度要靠脚踏实地的功夫,光谈空理是不行的。这也空,那也空,一切都空了,遇见“歌利王割截身体”,看你空不空呢?所以修行一定要脚踏实地用功夫。你研究《金刚经》,一偏到空理上,这就会变成口但说“空”,行在“有”中。《金刚经》不是教你只在道理上讲空理,而是要你在事实的事相上也能空掉执著,空无所住,不被诸相绑住。

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他怎么能做到不生心、不动念的功夫呢?因为他没有我等四相,他已经离了这个我等四相;如果没有离,他就会动嗔恨。但是他并没有动过嗔恨心,就证明他没有我等四相。再推广到过去劫中,曾经五百世做过忍辱仙人,也离了这个我等四相。可见这个离相的功夫,他很早就成就了。所以才告诉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离一切相”,就是离这个我等四相,如前面讲过的“我执”四相、“法执”四相、“空执”四相,统统要远离开。“离一切相”,不是教你落到偏空那一方面,而是教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不住相。发出正等正觉这个成佛的心,要上求佛道,法门无量誓愿学;下化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发了心后,要怎样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呢?你必须要去修行六度万行,来自度度他,同成正觉。

下面再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我们凡夫的心,对境都会生起贪爱的心,一攀住六尘,无住真心就会走动,就会不得自在。古大德说:“圣人用心如镜,不将不迎,来无所粘,去无踪迹。”就是告诉我们,修行六度要以般若度为体、前五度为用,这样子修,才不会执著,如镜子体无所住,用却纷然自在。那么,我们发心去度众生,要怎样去行持呢?

“应生无所住心”。这里与第十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经心、这个经眼,只换了文字,没有换义理。发菩提心很难发,发起来后,为什么不可住呢?为什么度众生也不可住著呢?我们发了布施心,这个心也很难发,要去行布施为什么不可以住著呢?

因为“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你若有所住,这个真心已经走动了,不再是安住真心的本位上;一有所住,你的心就会落入分别取舍的对待,就不能回归如如不动、不受相的无住本位,这样真心就不能安住在无碍自在的无住本位。修行大乘佛法,是站在智悲双运、六度相摄的立场去行持的。因为有大智慧,才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生执著;有同体大慈悲,才会发心去广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这样才是真正地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你若有所住,就是妄想心。妄想心它取相作缘,忆想分别,取舍不停,与离相无住的般若空慧不能起相应。这样真心就不能坦然自在、无挂无碍、随缘任运地修持下去,这样就不能安住真心了。所以说“若心有住”就是妄想心,“即为非住”,就不能使真心安住下来。前面你须菩提也问过:“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安住其真心?”要怎样才能安住真心呢?你去布施,不要住相,不去执著布施之相,虽行布施,而心中无所住,无住而生心,这样子你就修对了。这个“应生无所住心”,它的义理归趣,就是要我们能“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就是发起,“离一切相”就是无住。

这是总结前文“住心无住”。我们学大乘佛法,尤其学《金刚经》的般若法门,应该依这个经上所说的发菩提心的方法去行持。布施不住相,度众生也不住相,这样子地修下去,妄心也降伏了,真心也能够安住了。不这样地去行持呢?你的真心就不能安住;真心不能安住,就是妄心不能降伏,菩萨道就不能修圆满。是故,下面佛才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丁四、会合前语(分二)

戊一、正与会合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凡夫心都是住相布施的。你是个菩萨,菩萨心就应超越了凡夫的住相布施,“不应住色布施”。行布施时,心不要“住”,也就是不去“执著”这个布施相。这是总结前文第四分上“不应住色布施”。这里的“不应住色布施”,连那个“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也包括进去了。

戊二、兼释伏疑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我们行布施,为什么要不住相呢?这里先解释“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要去利益一切众生,但是要怎样去利益众生呢?你就得行布施,以财施、法施、无畏施,“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应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为什么呢?因为你不行布施,就不能利益一切众生。

菩萨应发广大心和长远心,你要是住相布施,你这个心就不会广大起来,而且你发的菩提心也不会长远,所以必须要“无住行施”。为什么说住相布施,就不会起广大心呢?因为你住相布施,你对众生一定会起分别,认为这个众生很有善根,布施他多一点,那个众生善根差,就不愿意布施给他,这就是住相而起的分别心。在度众生时,一起分别心,就会有的度、有的不度,这就不是广大心了。于是你自己就起了憎爱的烦恼,这个众生好就喜欢他,那个众生不好就讨厌他,这样反而为自己增加困恼,这不但不能度众生了生死,反过来与众生结了爱憎的生死之缘。你情想不舍,来生来世就转为父母子女、夫妻眷属,落入生死的爱缠里面。要是你对众生起了讨厌的嗔恚心,就跟众生结上了怨结之缘:你讨厌这个人,心中就会动嗔恨心,来生来世就跟众生结冤仇。

这些道理并不太高深,举个眼前的例子就可晓得、就可证明。例如我们碰到一个以前并没有见过面的人,一见到心里就很喜欢,就好像以前曾相识、很熟悉一样。为什么你一见到他,就生欢喜呢?以佛法来说,这就是你前生前世与他结过好缘的缘故。可是有的人,看见不认识的人,一见面就觉得很讨厌他。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这是因为你前生前世就没有跟他结过好缘,你前生前世就嗔恶过他,所以这才会跟众生结些生死之恶缘。

这段经文,佛才教我们“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要我们布施时,不能著布施的相,这样才不会起分别心。我行财布施时,怨亲平等、普同供养,我把他们都当成未来诸佛供养。我行法布施时,你要听佛法,不管你是谁,我一定很乐意地讲给你听,我不会对你少讲两句、对他多说两句,要是我这样做,那就是对法布施不平等,就是有分别心了。我行无畏布施时,为救众生的苦难也是一样,不能起分别心。站在菩萨道的立场,人家遭到了苦难,你不能说他跟我没有缘,我就不去救他、不去帮助他脱离苦难;他有了病,不能因为你对他的印象不好,就不去看他、慰问他、照顾他。你有这样的心,这就是凡夫心,不是菩萨心了;你一有这样的心,就是你救苦救难、无畏布施的心不平等,对众生著了相,起了分别心。这样子你还能普度众生吗?所以菩萨行财施、法施、无畏施,一定不可以住相,“不住相”你才能以平等心去利益一切众生。

再看经文:“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为什么利益一切众生又要不住相呢?因为一切相缘生相生,缘灭相灭,当体即空,“即是非相”,这只是因缘和合暂起的幻相而已,这个相不是常住不变不异的相。众生相,他是一切相的一种,度众生也是从因缘而起;“即非众生”,你所度的众生,也只是个假相的众生而已。这段经文是要我们不去执著这个假相的众生。既然是假相的众生,我们又何必去度呢?因为众生自己并不知道这是假相,我们行法布施,就是要说给众生知道,他这个“众生相”是因缘生法,是假而不实,要他不要起我执,不要起法执,这样他才能够得到解脱,脱离执著的苦恼。这个道理你不去讲,众生又怎么会知道呢?但是你是个菩萨,你应该先知道这个道理呀!这样你去度众生,才不会著众生相。要是你一著相,自己反而先起执著了,那你又怎能去度人呢?

丁五、遮疑助解(分二)

戊一、以语遮疑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这段经文是以如来五种殊胜清净语业来作保证,遮止你这个疑心。疑心是什么呢?如来您要我们度众生,又说没有众生可度;要我们行布施,又要不住相。为什么一时说“有”,一时说“空”呢?这里就是要告诉你,如来所说的一切法,都是如法所说,是真实不虚的。如来说到哪里,你可以安心地相信到哪里。

“如来是真语者”:如来所说出的言语是真而不妄。

“实语者”:如来的言语是实而不虚。如来所说的法都是真语实语,绝不是妄言,绝不是虚语。

“如语者”:如来是如所证而说。如来是一位大彻大悟的觉者,一切法都是他亲证过才说出来的。我们凡夫依文解义,有时候会错解,如来是不会的。如来所说的道理,都是他亲证过后,才来跟你讲的,他是如所证而说。

“不诳语者”:如来把人天乘、二乘、权教大乘的方便施设,最后导归于般若大乘的究竟法,这些话都是真实的,绝对没有欺骗众生的。如来说《金刚经》,完全是真语、实语、如语而说,绝不是诳骗众生的。如来永远不会从金口中说出一句欺诳众生的话。

“不异语者”:“异”是差别,前后变动。如来按真实的道理而说,如来虽然一时说“有”,一时说“空”,这是如来大智慧所应用出来的权巧方便,为度不同根机的众生而说的,但是绝不会自相矛盾的。

你要相信如来有这五种殊胜清净的语业。这五种语是源自前面经文第十一分有一句“我今实言告汝”,如来说这句话,是恐怕你对如来赞叹《金刚经》有无量无边功德还不相信、还生怀疑,所以要告诉你,如来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从“实言”这里就分开五种语,这五种语也都是真实之语。

我们现在还没有“深解义趣”,还没有到开悟的阶段,就要如前文佛所说的“但应如所教住”,依如来的言教来安住你的真心。如经文所说:要修成佛果,必须发大菩提心,行菩萨道,庄严因地。你就这样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任运地修下去,因缘成熟,自然水到渠成、功果圆满。佛教你行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不要住相,你就不要住相,这就修对了。在你没有开悟之前,你一定要完全依着佛所说的经典教理来起信。如果你不相信,就会因疑生障,障碍你修行的信心。这里就是教我们不要生疑。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如来怎么一时说“有”,一时又说“空”呢?因为如来所得的这个法,既没有实,也没有虚。“无实”所以要远离一切相,无所执著,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也“无虚”,因为一切都有因缘果报的,因此你还得发心行六度万行,还得去度众生,庄严你菩萨道的因地,这样修最后才能得成佛果。如来所得的法,就是这个样子。“得”就是所证得的这个法。如来以如所证而说,以“无实”故不住“有”,以“无虚”故不住“空”。至此我们可以肯定,如来所得的这个法,是真空含妙有,妙有即真空;真空则离相无住,妙有则广修善法。这样互摄互含,无所障碍,般若无住的妙用,于此可谓彰显无余矣!

这下面再说个譬喻,帮助我们解悟。

戊二、以喻助解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要住一切法而行布施。因为“心住于法”就是心住于布施法上,就著了布施相;若心住于六尘之法,则著了六尘之相,这样真心又会安不下来。因此,一切法都不要住著。所以说:“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要知道,心若有所住,则被物所转,就不能三轮体空,在布施上会牵引出爱憎之缘,就不能安住于“无实”“无虚”的平等大慧中,就不能得到般若为导的无住妙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必生我等四相,这样只成为有漏的福报而已,故说“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这就譬如有人进入黑暗“住相”的屋子,想取种种“无漏”的珍宝,但不能看见。

你是发菩提心的菩萨,不去行布施,就不能广积功德、庄严成佛的因地,所以你一定要去行布施。那么,要怎样修才能得到无漏无量的福德呢?在第四分上告诉我们,为什么布施的福德,会相等于十方虚空不可称量的大福德呢?就是他“不住相而行布施”,才能得到那么多的福德。如果你一住相呀,你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或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到最后也还是有个数目字,那都不能算多。不住相的布施却不一样,当下就“尽虚空、遍法界”,就像整个虚空、法界那样,不可称、不可量,那种的福德才真正可称为“多”。

下面就告诉我们,应该要顺着不住相布施,才是真实的修成功德。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就是指不住一切法而去行布施的无住修行者。他这种无住修行的功德,能灭住相之执,又能降伏妄心、安住真心,妙不可言!“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譬如山河大地,在日光明照之下,种种的万物万象、种种的色相,凡是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到。这是比喻无住修行者,因内有智慧光明明照心地,故能无住行施,因此一切无漏功德,都了然在般若心中。

丙三、显示经功(分四)

丁一、分门略显(分三)

戊一、显示自持功德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当来之世”就是指未来世,尤其是指到末法时代。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假使有善根的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受持《金刚经》的义理,读诵其经文,这就是自利的功德。

“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如来是得到大智慧的人,如来的眼能够见到你,如来的心能够知道你。其中“即为如来”之“为”字,《心印疏》上解释为“得”,就是得到。

“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这部《金刚经》,您能够受持其义、读诵其文,一定能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

我们受持《金刚经》的义理,就是要把经中的道理了解清楚。这样你才可以随文作观,来引导修行。这样的修行,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般若妙理就会湛然现前。如此的修行,功德将是无量无边的!这种修持就比那个单诵《金刚经》而不了解经中道理的人所得的功德,是多得不可同日而语的!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