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学佛随笔(中)

发布日期:2017-12-04 作者: 徐恒志

●人生数十年光阴,弹指而过,其间不外悲欢离合、穷通得失、生老病死十二字。这一切又莫非是因缘所生,缘生缘灭,如幻如化。虽是幻化,执则苦乐宛然,放下便解脱自在。故佛法之要,在乎去粘破执粘著颠倒,心被境转,不但痛苦炽然,而且生死流转,百劫千生不得解脱!因此解粘去缚,心无染著,乃至妄想、执著逐步脱落,实是学佛的重要关键。

●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敷座而坐,夜睹明星,大彻大悟,悟世间一切诸法无不是种种条件和合的缘起现象,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正因为是因缘和合,故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当体即空;虽是性空,但幻象宛然客观地存在,名之为假;即空即假,非空非假,不执两边,就名为中道。从而使我们知道:一真则一切皆真,一假则一切皆假,一中则一切皆中。两边既去,中道也不立,这是什么?“荡荡乎能名焉

●圣人实无定法与人。过去孟武伯曾问孝道于孔子孔子对他说:“父母常担心子女有疾病”当子游问孝的时候,孔子说:“现在讲孝道的人都注意奉养,但犬马也知道奉养,如果养而不敬,那与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后来子夏也去问孝,孔子劝他“奉养父母要和颜悦色,有酒肉要奉养他们。”总之,孔子是根据不同情况,告以不同方法。释迦如来更是这样,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讲了“五时八教”无量法门,应病与药,逗机施教。必须这样才能济拔众生离苦恼而证佛性如果药不应病言不投机,岂能使众生出水火而登衽席?!甚至至言反成废语醍醐竟成毒药。弘法利生的善知识,切望能注意及之

●孔子是世间的圣人,曾一言而为天下法。二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言教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等等,都体现了他老人家勤于修治和温柔敦厚的崇高品德与风貌。“过则勿惮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都是言简意深,是敦品励行的圭臬。至于佛陀更是大无不包小无不举,对宇宙人生的真谛、立身处世的准则,无不详细开示。特别说明空间无量无边,十方皆有佛土,“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这是无量佛土中的一土;也说明时间无始无终,众生无始以来随业流转。《法华经》说:“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深著于五欲,如犛牛爱尾”有些知识分子往往自以为博极群书,但不免鼠目寸光,信理而不信事,认为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可以理解,至于佛教所说极乐世界六道轮回因果法则等,实难以想象。但应知佛法是整个的理事不二性相一如,有戒定慧乃至真如实相的真理,就有无量佛土、极乐世界以及六道轮回等等的事相。问题在于本人对寂光真境这一客观真理没有体会、或知之甚少,譬如有人虽遇宝所,却过门不入,以致终身成为门外汉,岂不可惜!

●我们应该明确,释迦如来身为印度毗罗卫国的太子,富贵尊荣,应有尽有,实在没有必要说妄语欺骗无量众生。目前整个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原非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传真机、伊妹儿(E-mail)、因特网、光碟等新时代的产物层出不穷,知识爆炸,多维复度空间的学说,已把四维空间的见解远远抛在后面,过去意想不到的事情,现在正在实现。爱因斯坦这样举世公认的科学家,居然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的错觉(妄想)”所以有人说,目前科学进步,给弘法利生工作带来很大方便,过去不能理解的,现在可以由科学加以说明。因此,我们必须谦虚客观地来观察、体验人生,勿以一时情见,错过认识真理的机会。《圆觉经》说:“以有思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说得够清楚了!

●人人有生老病死,但不是人人都有警觉都有体会。若能以菩提心、慈善心、惭愧心、忏悔心精进念佛,一定能度过难关。

●佛教提倡戒杀放生,是情理至当的。为了个人的贪味,杀它割它,弱肉强食,岂能心安!蟹是全身捆缚,渐渐蒸死;青蛙杀头以后犹二手向上,抱住头部。我在重庆亲见猪在拉出被杀时,显发出仇恨、恐怖、怨毒的目光,使人不忍卒看。我们偶有些微疮伤,已觉痛苦不堪,何况抽筋剥皮全身受戮宋陆放翁诗云:“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宋黄庭坚诗云:“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需;莫教阎老判,自揣何如?”《大涅槃经》更教导我们:“夫食肉者断大”奉劝世人戒杀放生茹素念佛,必能吉祥圆满。

●佛法有大乘、小乘的区别。“乘”就是车乘,小车运载量少,大车运载量大。从断惑上讲,小乘只断见、思惑,大乘进断尘沙惑和无明惑;从了生死上讲,小乘了分段生死,大乘了变易生死;从发心上讲,小乘以自利为主,大乘兼能利他。学佛目的在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成就佛道。《法华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所以佛法说二乘、三乘,都是方便说法,实际上只有一乘佛法。南传佛教,如泰国、缅甸、锡兰等东南亚国家,大都流行小乘教。中国等北传佛教流行大乘佛教,且正向欧美发展;特别是我国有大乘种性和气象。不负所期,奋发有为,济拔有情,同出三界,是有望于悲天悯人的志士仁人了

●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说:“修菩萨行的人不仅要发愿救度一切众生,还要观察、认识世间一切都是无常、无我的;要认识到整个世间主要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不断发生发展、无常变化、无尽无休的洪流。这种迅猛前进的滚滚洪流,谁也阻挡不了,谁也把握不住。菩萨觉悟到,在这种无常变化的汹涌波涛中,顺流而下,没有别的可做,只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样才能把握自己,自度度人,不被无常变幻的生死洪流所淹没,依靠菩萨六波罗的航船,出离这种无尽无边的苦海……所以,只有利他才能自利,这就是菩萨以求度众生为自救的辩证目的,是佛教无常观的世界观和菩萨行的人生观,这也是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可谓高瞻远瞩语重心长淋漓尽致!

●常念此身因缘和合虚幻不实刹那变灭我法两空。老子亦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佛教更阐明“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但是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华严经》说:“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大般涅槃经》亦说:“人身难得,如优昙华,我今已得;如来难值,过优昙华,我今已值;清净法宝难得见闻,我今亦闻,犹如盲龟值浮木孔。人命不停,过于山水今日虽存,明亦难保云何纵心,令住恶法

●因果学说是佛教重要理论之一。“因”即原因,“果”即结果,有原因,有结果,世出世间决不会有无因之果,也不会有无果之因,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无不含有因果的道理。如你恶言伤人,人家就以恶言相报你处处助人为乐,人家亦必然诚心相报以前孟子说:“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都是因果律的生动反映。五戒即去恶,十善是行善佛教提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外,更要求“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在去恶行善基础上更提高一步。什么是“自净其意”呢?行五戒、十善而不住于相,布施不住于布施相,说法也不住于说法相,所谓“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一切无所住,而又不断灭,这是什么心勉强称之为“清净心”。所以如是因得如是果,以三业清净之因,自然得“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之果。

●大乘佛教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道德标准和修持内容,反映了立足人间、无私贡献和奋发向上精神,能推动心灵气质的不断升华,对形成欢乐、和谐的人际关系,进入互助、团结的幸福境地,十分有利。目前躬逢盛世,且科学猛进,日新月异,但对精神文明却有待进一步建设。《大乘无量寿经》说:“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特别指出:“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使人读后如梦初醒!

●小乘佛教以无常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印证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所谓“无常”,即世间决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大如宏观世界的天体、星云,小至微观世界的原子、中子,无不都在刹那生灭、运动变化中。故《无常经》说:“大地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不被无常吞!”世界有成住坏空,生物有生老病死,思想也有生住异灭,一切事物无不在缘起性空、生灭代谢中。至于所谓“我”也并没有实我可得,五蕴和合幻化性空穷通得失、疾病死亡,自己不能作主,听凭因缘的摆布,我又安在特别是一般人即使明确生灭变化,但不知有不生不灭、圆明觉照的自性本体,往往由这一子之错,弄得全局皆错。大乘佛教更综合延伸而为一实相印,以实相印证诸法,泯众生知见,入佛知见,非思量所能及,非言辞所可测,不属迷悟,体绝凡圣。《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十法界都由迷悟的因缘,成凡圣的差别;迷了则六道流转生死浩浩悟了则背尘合觉成佛作祖,这不是所谓“大事因缘”吗?

●一部《金刚经》文字不多,而妙义无尽!可谓开智慧眼,入无相门,它的玄旨似可以“不粘不断”四字概括之。度生无度就是不粘离相布施就是不粘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不粘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就是不粘。无法相,就是不粘于法;亦无非法相,就是不粘于空。最后如《金刚经》所说“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外,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得果而无所得;不应住著于六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乃至微尘非微尘、世界非世界、三十二相非三十二相,离相寂灭,皆是不粘的妙旨。虽然不粘,却非断灭如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应生无所住心”,“此法无实无虚”,“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此“不粘不断”四字,实际上即是真空妙有空有圆融体用不二无相无不相的真如实相啊!

●《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空是说因缘和合,其性本空,五蕴即是“性空”这是一种说法。进一步修证,便了知五蕴诸法全是真空,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五蕴即是“空性”。所以《楞严经》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譬如一金能成众器,众器皆是一金金是指妙性不变之体,器是指妙性随缘之用。所以若遍计妄执,就不知相原是妄;若转识成智,则悟全相即性随缘起用,一切法皆是佛法。祖所谓“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进一步又说“应生无所住心”虽无所住,但还生心;无所住,并非什么都没有了,还有一个“无所住心”。这是什么心会么?会则成佛有份了。

●从六欲天起的欲界众生,都沉湎于食色二欲,无始以来未曾脱离欲念深固,其中淫欲尤为难拔难治,多少英雄豪杰由此身败名裂,甚至家破人亡《四十二章经》涉及有关呵欲的有十七章,可见断爱之不易。经说:“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楞严经》亦说:“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除淫有多种方法一、观亲如经说想其老者为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女,生度脱心,息灭恶念。二、观怨想爱欲如毒蛇猛兽怨家顽敌不敢造次。三、不净观观自他根身污浊不净,脓血屎尿,九孔常流。清时省庵大师作了许多不净观的诗偈,堪为津梁。其中“观身不净”颂说:

一兴颠倒想,遂有幻缘身。

脓血常交凑,腥臊每具陈;

纸粘皮裹肉,藤绊骨缠筋;

毛覆丛丛草,虫居比比邻;

内藏惟臭秽,外饰但衣巾。

四大元无实,诸根岂有真;

语言风自响,动转气相循。

强号为男女,虚名立主宾。

百年三尺土,万古一堆尘。

贵贱空回首,贤愚共怆神!

徒生复徒死,谁识本来人?

●《四十二章经》说: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其阴佛说:“若断其阴,不如断心……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他说了一首迦叶佛所说的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其意为欲念起于意识,意识从“思”和“想”二“心所”而生。如果这二“心所”寂静化空,那么幻色和淫行亦随之化空。这“思”和“想”,在唯识学上叫“遍行心所”,是起心动念的必然过程。如果斩草除根,从这二“心所”上下手,自能使欲念消灭,如佛说“功曹若止,从者都息”了。

●六祖在临涅槃时,曾教导学人:“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是断见闻觉知么?非也,是断妄见妄闻,非断真见真闻。六祖也曾说:“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真见真闻,不断不常,顽空不能领悟见性问题。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若为人演说讲解经义,只是寻行数墨依文而解,则必成为“佛冤”若离经妄说妄加穿凿,又成魔说。因知经文之义固不离文字,亦不即文字,必大开圆解、明白心地后,才可以实相为指归,横说竖说,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自心不明,难免动辄得咎开口便错。《金刚经》注疏百家虽妙义纷陈充分发挥,要皆以实相为旨归,否则误导学人,罪过无量!

●天台宗讲“六即佛”,就是“六”而常“即”,不生退屈;“即”而常“六”,不生我慢。所谓“六即”:人人理体,都有佛性,是“理即”;宗下的明心见性教下的大开圆解,是“名字即”;悟后起修是“观行即”;修至断见思惑,是“相似即”;破无明、见法性,是“分证即”;自利利他福智圆满,是“究竟即”。“六”,所以层次分明“即”,所以圆融无碍。宗下多讲见性成佛,初后不二;教下多讲三大阿僧劫成佛,次第历然。若知“六即”的意义,便无偏执。

●菩萨行门六度四摄,都以布施为先。《优婆塞戒经》说:“善男子智人行施为自他利,知财宝物是无常故;为令众生生喜心故;为怜悯故;为坏悭故;为不求索后果报故;为欲庄严菩提道故……是人现在得四果报:一者一切乐见,乃至怨家;二者善名流布,遍于四方;三者入大众时心无怖畏;四者一切善人乐来亲附。”佛教中流传有四句偈,说明福慧双修的重要:“修福不修慧,象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实际上一切佛法,六度四摄,可以说都是以布施为基础,以施舍为行门,因为布施舍悭贪,持戒舍放逸,忍辱舍瞋恚,精进舍懈怠,禅定舍散乱,般若舍愚痴。弥勒菩萨的《金刚经颂偈》中,曾说这么一首偈:

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

此中一二三,名为修行住。

它的意思就是说布施一度可以包含六度。布施有财施、无畏施、法施三种,“资生”就是财施,“无畏”就是无畏施,“法”就是法施。财施可摄布施度,所以叫一。无畏施摄持戒和忍辱二度,所以叫二。因为如果持戒谨严,并能忍辱,就不会恼害众生,而施众生以无畏。法施可摄精进、禅定、般若三度,所以叫三。可见将布施一度充分发挥,就可摄六度万行。如果能贯彻无相布施,更是大乘佛法的要领。正如《金刚经》所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在布施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殊胜因为财施救于一时,法施救以永恒;财施资养身命,法施资养慧命。《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那么什么叫法供养呢?经说:“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因此经说,在无量供养功德中,“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优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

●《大乘起信论》说,若见一切众生来求索者,随自己力之所能,随力施与,使自己舍除悭贪,使他人能生欢喜。还说:“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至于来求法的众生,随分随力,随己能解多少,如法讲说多少,善巧方便,以法布施。经文特别强调“不应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佛法以定心为要着思想纷扰,放荡失主,不但多生忧悲苦恼,很容易使所作所为无所成就。心乱则业重业重则愚痴,愚痴则苦多,苦多则身弱,一切灾患由此而起。所以《佛遗教经》说:“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可谓一针见血!

●静思许多家庭的夫妻关系、人际关系、邻里关系,往往由于不能知足和不知忍耐这二者所引起,造成小事大,恶性循环;渐至感情破裂、偾事离婚,往往有之。古人“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八字,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秦始皇想富有四海永保帝位,统一全国后到处求长生不老之药,并劳民伤财,筑长城以抵抗夷狄结果儿子胡亥接位仅三年孙子子婴接位,不到月即投降刘邦。《八大人觉经》说:“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怎样修忍辱度呢?《法华经》说:“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华严经》说:“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众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普为众生作善知识,演说正法,令其修习”“一切愚蒙无有智慧不知恩德瞋恨顽毒慢自大其心盲瞽不识善法……如是等类诸恶众生,种种逼恼,无能动乱”“复作是念我从无始劫,住于生死,受诸苦恼如是思,重自劝励,令心清净而得欢喜善自调摄,自能安住于佛法中,亦令众生同得此法。复更思惟:此身空寂,无我我所……我当解了,广为人说,令诸众生灭除此见。是故我今虽遭苦毒,应当忍受

●佛说世间一切有为之法,都是败坏不安之相,须臾变坏,不能久停但一切众生无明熏习,念念生灭,难舍难离。《大乘起信论》说:“众生如是,甚为可愍作此思,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于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