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佛教有益于社会人民

发布日期:2017-12-07 作者: 圆瑛法师

(原名《南洋槟榔屿谢氏宗祠讲演》)

(讲题:一、平等慈悲;二、国民道德;三、破除迷信)

今日忝承谢自友家长相邀演说

先说第一题平等慈悲

圆瑛生长福州,幼安儒业,冠入佛门,研究教理二十余年,孜孜不倦乃知佛教宗旨纯粹,久为东西各国哲学界所公认理趣圆融,超过西域九十六种外道之上范围广大,现世他种宗教所不能及。何以迥超独胜呢?即因其平等慈悲故也。何谓平等?法界一相,离诸差别凡圣一如,事理无二。即六凡法界,亦名六道,乃三界之内,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罗法界、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即四圣,乃三界之外,佛法界、菩萨法界、辟支佛法界、阿罗汉法界。今言其事,则有十界若究其理,不出一心依一心之理,而成十界之事,事得理成,如依真金铸成佛像菩萨像,乃至第十畜生像,皆依理成事也会十界之事,不出一心之理,理由事显,如指一二金像,无不是金,此就事显理也。佛像与一切众生像,价值平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是谓凡圣一如理事不二,无有差别。

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名相虽复有三,理体本来是一。何以故?十界不出一心故,佛界心也,众生界亦心也。心为十法界大总相门,生佛不二,因迷悟攸分,故有圣凡之别。迷此心者,是谓不觉,亦谓无明,亦称为惑依惑作业,依业受报,乃为众生。悟此心者,是谓始觉,由始觉渐渐觉至心源,本觉出缠,乃名为佛;佛即觉也,妄穷惑尽,究竟涅槃,译云不生不灭。然众生虽迷,所具本觉之性与诸佛所证圆觉之性无二无别故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平等平等。

问:众生既与佛无二无别,何以不成佛?不能同佛作用?答曰:性德虽同,修德有异。诸佛众生,譬如二面铜镜,各各本具光明,诸佛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如铜镜久经磨炼,垢尽明生,大光普照;众生修德无功,性德不显,如铜镜尘垢积蔽,不肯磨炼,所有光明悉皆隐没。此种义理,是迷悟之分,不可说众生不是佛,亦不可说众生不能成佛人人有心,人人皆当作佛,如尘垢之镜,不可说没有光明,亦不可说不能照了若肯加功磨之,自可与佛一镜,同其光明同其照用此种义理,即是圣凡平等。

诸佛菩萨悟此平等之理,大发慈悲之心,慈者与乐,悲者拔苦;乃起慧照观察,观见一切众生与我本来同体,我今已成正果得大解脱,众生尚在凡夫,久受缠缚,由是运同体大慈大悲之心,视大地众生犹如一己,众生之苦即己之苦,广行方便,种种救济,随机施化,应病与药,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之法,拔其苦恼,普令一切众生,各各离苦得乐。此种慈悲非他宗教博施济众博爱同胞所可同日语也。以博施博爱虽无国界之分,以其但能及于同类,不能及于异类佛教慈悲,范围广大,如金刚经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普度众生齐成佛道,不令一人独得灭度,所行慈悲之心不背平等之理。

现今世界国家,本此佛理而立政体,曰平等。一、种族平等,而无贵贱之分二、政治平等,而袪专制之法三、上下平等,各有被选之权。究之未至心理平等,难免弱肉强食,仍伏无限杀机,岂能成慈悲之政化达和平之目的哉?若欲达其目的,必宜提倡佛教真理,救正社会人心,培养国民道德方可。

第二题:国民道德

道德二字为国民根本,所应注重。古德有云:尊莫尊乎道,贵莫贵乎德。”道德若存,虽匹夫人皆敬之道德若亡,虽王者人皆恶之。夏桀商纣,古之帝王也,今比人为桀纣则人怒,何以故?以其无道也;伯夷叔齐,古之饿夫也,若赞人为夷齐则人喜,何以故?以其有德也是知道德足以尊重者信矣。

今欲增进国民道德,先宜救正社会心理欲正社会心理,须假佛教学说。因佛法有导民救世之真理,与社会国家有密切之关系,非余学佛偏佞于佛也。即儒书有云:西方有大圣人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何以能有如是无为之治化?因佛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为世间模范,为人民导师,有以致之也。

戒定慧三学是药,贪嗔痴三毒三毒之病由于我法二执,众生于无我无法之中,妄认五蕴为实我(一)色蕴,即人身上皮肉筋骨等(二)受蕴,即人五根对五尘五识能领受故(三)想蕴,即第六意识分别想(四)行蕴,即第七识念念迁流相续不断故(五)识蕴,即第八识,执持寿命去后来先主翁故。不知五蕴积聚,假名非实,本来无我人生上寿不过百年,有生有死,岂是真实耶?我既非实,六尘之法亦复虚假,如水中月如镜中像,本无实体能悟此我二空真理,自然澹泊明志,不起贪嗔痴三毒,完全国民道德矣。

世界有许多人,不了我法本空,执我执法,贪著五欲一贪财,为我受用;二贪色,供我娱乐;三贪名,图我荣耀:四贪食,养我身体;五贪睡,求我安闲不惜唐丧光阴若违拂我之所贪,则起嗔恨。古德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为了假名之我,造下地狱之因,实是愚痴由其心怀三毒,非但毒害己身自受苦恼,并能毒害他人令人受苦欲求道德者,必断三毒,为惟一之宗旨国民若有三毒,则道德日销,世风愈趋愈下,终不得和平

今必提倡佛教三学而对治之。

一、说戒学以持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相甚多,略说五戒:(一)不杀生害命,即儒教仁也;(二)不偷盗财物,即义也;(三)不邪淫妇女,即礼也;(四)不妄语欺人,即信也;(五)不饮酒昏迷,即智也。此五戒不独出家人当受,世间人个个皆当受之。古来国王宰官受位时,先受菩萨戒法,然后受位,以期止恶防非世人能持五戒,堪为人道之因,来世不失人身,现世不起三毒。此以戒法之药治三毒之病,增进国民道德也。

二、说定学以摄心:收摄其心,不令贪著财色名食睡五欲之境,亦不贪著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既不起贪,自无拂我所贪之嗔恨,对于诸法不执实有,是不起贪嗔岂是愚痴此以定学之药治三毒之病,增进国民道德也。

三、说慧学以照理:照见五蕴皆空,五尘亦空,众生世界本不可得现前所见人我,虽能语言住止动作施为,及所见山河大地一切物像,如梦中人梦中境非特梦醒故空,即未醒时,梦里当下即空,毕竟无实,何必起于贪嗔之惑,造种种业,受于未来苦报。如是观察,即无愚痴。此以慧学之药治三毒之病,增进国民道德也。

以佛教有此利益,故社会应当提倡,国民应生信仰。

第三题破除迷信

信乐义信向义世间一切之事皆以信为先导,必信而后行。现在应研究人民所信之事,何者迷何者不迷,迷者即当破除而断绝之,不迷者即当维持而劝进之。又复当知迷即心性愚痴,无有智慧,将邪作正,以苦为乐,信邪苦法,是谓迷信。如世人信嫖为娱乐,常卧妓馆信赌为得利,常入赌场损名誉,耗金钱,伤身体,招怨恨,沉迷不悟,是谓迷信。这等迷信,应当开导而觉悟之,破除而断绝之如信佛教,八万四千法门能治八万四千烦恼,如前所说三学能治三毒之类,乃入圣之阶梯离苦之轨则,是为正信,应当提倡而发明之维持而劝进之

现今有人以信佛教为迷信者,因未曾研究佛学,不知佛理有益于人心有关于世道,妄以迷信目之,是屈佛教也。此一类人,但见人不信,彼亦不信,是附合而不信也又有研究佛学,以旨趣冲深文词简古不能领会,遂即不信,此不解而不信也又有但见僧界中有不守教规者,心生轻慢,由是并佛法僧三宝悉皆不信,此误会而不信也。当知佛门广大,凡圣交参,有贤者、有不肖者,断不可因其不肖者即不信其贤者并不信其教与教主也。

昔孔子告弟子曰:汝为君子儒,为小人儒。”亦不可有小人儒,即不信君子儒,并不信儒教与孔子。大凡宗教皆与人民有利益,门庭施设虽然各各不同,而化民为善之旨,各宗教未尝有异,是信宗教中之正理,皆非迷信也。

鄙人现承普益讲经会请讲过去现在因果经,初八晚起,每晚七点开讲,有志研究佛学诸君,届时请到广福宫听讲,始知佛教有益于社会人民也。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