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寺院里的图书馆

发布日期:2017-12-07 作者: 雨山

近日,宁波七塔报恩禅寺举办了首届天台佛教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各有十多位学者参会。研讨会以“唐宋天台佛教”为主题,围绕唐宋天台佛教文献、人物、思想和实践,以及唐宋天台佛教与日韩佛教交流进行了深入的研讨。这次研讨会不仅促进了两岸学术界的交流,也促进了学术前辈与中青年学者的交流、宗教界与学术界的交流。会议交流之余,与会者还参观了七塔寺在今年“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开馆的栖心图书馆。

栖心图书馆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4万余册,除了佛教典籍文献外,图书馆藏以中西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为主。市民只要办理读者证,就可以免费借阅。图书馆每周一下午至周日向读者开放,一周开放63小时。馆内还有自动借书、还书系统,十分便捷。

现今我国佛教寺院为创办佛学院,一般都建有图书馆来满足宗教院校建设的硬性指标要求,但不是出于佛学院教学目的,仅为寺院常住僧侣和周边社区市民服务的大型佛教图书馆,还是比较少见。传统佛教寺院建筑中,都有“藏经楼”。近代“人间佛教”思想兴起,太虚法师提倡佛法僧苑,传统的藏经楼也开始向现代图书馆转变。寺院兴办图书馆,对于提高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寺院图书馆不仅可以成为常住僧侣“深入经藏”的学修场所,也可以满足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传统文化、陶冶情操、提高科学素养的需求。

栖心图书馆有不少特色馆藏。例如《碛砂藏》《乾隆大藏经》《日本大正藏》《文渊阁四库全书》《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以及《宋画全集》《元画全集》等大型历史图册。特别是《四库全书》卷帙浩繁,可以说是一部古代的“儒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集。历史上,佛教活动场所都是当地的文化中心之一,有着大量的藏书。即便在明清,中国佛教相对衰落的时期,很多读书人为了准备科举考试,常常寄居在寺院道观,安心准备考试,故此很多寺院也都藏有不少儒家典籍。经过历代的积累,寺院中的藏书也日益丰富。这些大型寺院以为读书人筹备科举为契机,完善寺院藏书,加强与文人士大夫的交往,提高寺院的文化声望。今天,佛教寺院兴办图书馆,也可以通过科普公益讲座、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的基地。

近年来,七塔寺举办了佛学、医学、儒家传统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等系列讲座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参加,文化公益活动与图书馆建设相互促进。据悉,栖心图书馆计划在2025年前藏书突破15万册,成为浙东地方文献收藏中心、浙东佛教文献收藏中心、电子图书信息中心。现今许多社区图书馆的馆藏相对陈旧,新书购置常常以各类畅销书为主,建设能够向市民开放,而且以传统文化书籍为特色的图书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大量的外文原版书,特别是丰富的日文图书馆藏,也是栖心图书馆的一大特色。中日韩历史上形成了佛教在东亚的黄金纽带。浙东,特别是宁波地区,是古代中外佛教交流的一个重要枢纽。此次天台佛教学术研讨会,不少学者撰文讨论了唐末会昌灭佛后中国大量佛教典籍散失,晚唐北宋时期开始从日本、朝鲜半岛回流大量佛教典籍到吴越地区的史实。现今,栖心图书馆也与许多日本的佛教研究专家、人文学者保持着友好往来,得到了不少海外赠书,践行了“以联谊扩大交流”的理念。

宁波七塔寺是浙东四大丛林之一,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年),初名“东津禅院。咸通元年(860年)浙东裘甫率兵起作乱宁波,东津禅院亦遭到骚扰。住持心禅师在乱兵入寺时临危泰然,瞑目坐禅,乱兵被其气势震慑,礼拜而退,寺院得以保全。战乱平息后,郡守将心禅师的事迹报告朝廷,唐懿宗赐东津禅院为“栖心寺”。现今七塔寺栖心图书馆的名字就源于此。希望中国的寺院有越来越多这样可以“栖心”的图书馆,在喧嚣的世界中,能够安放下一张书桌。

 

(原文载于《中国民族报》2017年8月29日第8版“宗教周刊·文化”,录入时稍有改动。)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