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金刚经》讲录(连载十六)

发布日期:2018-02-06 作者: 道源法师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乙三、究竟降住起修分(分二)

丙一、当机重问降住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现在讲到正宗分的第三大科,究竟降住起修分。究竟降住,就是究竟无我的这个究竟。“究竟”就是完全,“究竟降住”就是完全地降伏了妄想心,完全地安住了真心。前面你解悟的只是道理的认识而已,事实上你还是个凡夫,你解悟了道理之后,还得再起修,你的真心才能得到“究竟降住”。这叫做“依悟起修”,就是依着你悟出的道理,而去修行。

要怎样去修行呢?就是“全修在性”。因为一切万法不离自心,所以要在现前这一念心中去修,你所修行的都在佛性上修,这叫做“全修在性”。这种的用功修行,那才是真实的修行。举个比喻来说,前面所讲的道理好比是地图,你要到哪里,先把地图看明白,统统了解清楚了,这就等于开了悟。这时候你再起步走,就绝对不会走错路,也不会中途暂停下来,一定会继续走到目的地,到达终点,这就是“依悟起修”。

我们中国顿教禅宗,用功修行要通过所谓“三关”。破本参就是破“初关”,再破第二关“重关”,再破第三关叫“末后牢关”。第一初关叫做破本参,也就是解悟,悟到佛的本性,就是悟到本来面目了,本来面目就是我本来具有的佛性。佛性是什么呢?我明白了,这叫开悟;开悟了,就要脚踏实地地去修行,才能通过第二关、第三关。

如果我们不求开悟,就要先讲修行,这叫盲修瞎炼:好比你不用眼睛来引导你的双足去走路,你走错了,自己都还不知道,光在那里瞎炼一番,已经炼到外道那里去了,自己都还不晓得,这是多么的冤枉和可悲!只走到中途,就以为走到目的地了,叫做得少为足:修行用功稍微得到好处,稍微得到利益,以为这样就是成佛了,不要再修行了。所以我们修行佛法,首先一定要从依文解义的“解”开始,再进一步去求深解义趣的“解”,就是先悟了“理”再去修行,这样才是最稳当,这样我们才不会落到盲修瞎炼、盲修一场。

从第十七分起,一直到正宗分第三十二分,道理跟前面讲的道理完全不同。前面先教我们依文解义的“解”,要我们生起信心,一直说到第八分为止。从第九分起,就是推广降住,叫我们“开解”,要深解义趣,一直说到第十六分为止。由第十七分开始,下面就是讲要怎样地起修了,要开始走上修行的路上去。这个修行可不是普通的修行,是深解义趣、悟解了这个“理”以后的修行,这个修行还是要依着这个“理”来修行,修到二十三分为止,再往下面就是讲证果了。

今天我们能遇到《新眼疏》,遇到通理大师,达天老人,我得到他的光明指导不少。他这个《金刚经》分科是清清楚楚的,我们依着他的分科来讲,就不会那么地含糊。

我要强调再说一次,到了这第十七分,就是讲起修了,这个修行可不是普通的修行,是深解义趣以后的修行,也就是悟解了以后的修行。你要把这个道理记清楚,才能把经文的脉络次第弄明白。

这正宗分的第三大科,究竟降住起修分,共分为二科。丙一、当机重问降住,“当机”就是须菩提尊者,前面第二分他已问过的,到第十七分又再问,叫重问。再问什么呢?还是两个问题: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安住其心?第二科丙二、如来原问发明,“原问”就是释迦佛照着须菩提原来所问的问题,来发明答复这个降心与住心的道理。

先讲第一科,“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这个“尔时”就是讲到第十六分这个时候,须菩提又出来仰白世尊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问题跟前面第二分所问的一样,但是深浅不同。这里的“善男子、善女人”跟前面不同,前面的是个薄地凡夫、要想学发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现在这个“善男子、善女人”是开过悟、深解义趣的“善男子、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发心也跟前面深浅不同。前面是初学发心,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个正知正见的愿心。这个地方是要发修行的心,这个发心者虽然“理”已经悟解了,但是他还没有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所以要来求证,要求证就得学修行,现在就是发要修行、要证果的这个心。所以这个“发”字,也比前者深。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文字跟前面一样,义理却不同。这就是你悟了“理”了,你要实际地起“事修”,你要在事相上修行用功了。可是真心还是会走动的。何以故?因为真心还不能完全安住。要是真心完全安住了,那又何必要来求安住真心的修行方法呢?真心为什么不能安住呢?因为有妄想打闲岔,所以要请世尊说降伏妄心的方法。这个妄心是最细的妄心,是悟了“理”之后,你要在事相上去修行。因为你的真心还有微细动念的执著,这个心很细,一定要把它降伏住。

要怎样降伏呢?世尊所答复的,也跟前面的深浅不同。前面所答复的是先要遣除掉心外面的境界相,这一点得把它记清楚。这第十七分,所问的问题跟前面一样,世尊所答复的文字也一样,但是义理却不一样,这里是要去除心内的执著相。因为你生心动念,就会产生有能有所,一个能执著,一个所执著。所执著的是外面境界相,所以才一再地开导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心外的境界,那是你所执著的,你把前面那个所执著心外面的境界相空掉了,可是心里面还有个执著,这叫做能执著的内心。

这个道理,在第十五分就已经先表明在那里,这叫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我见与我相,这个“见”与“相”有什么不同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心外的境界,叫“相”,是所执著的“相”;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心内的执著,叫“见”,是能执著的内心。把前面所执著的相空掉了,心内还有一个能执著的我见,这个也是妄想心,所以要来降伏这个心内的妄想心。

丙二、如来原问发明(分三)

丁一、降心离相(分二)

戊一、略明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佛告诉须菩提说:这个善男子、善女人发了三藐三菩提心,要怎样才能安住真心?要怎样才能降伏妄心?先答复他降伏妄心的问题。要降伏妄心,你就必须要离相。发菩提心的这个人“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当生如是心”就是应当生起这么一个心。这又是什么心呢?就是依着你发菩提心的心愿而生起的心。发的菩提心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我应灭度一切众生”,那么你就应当去广度一切众生。这是第一句。

这下面就是告诉你要离相。“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句在第三分已讲过,这地方就容易了解。“灭度”就是涅槃,把一切众生度到无余涅槃上,这叫做“灭度”。“灭度一切众生已”:把一切众生都度尽了,换一句话说,就是把一切众生都度成佛了。“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而没有一个众生实实在在得灭度。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个问题与答复都跟前面一样,范围却有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就在这一句“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一句跟前面翻译不一样,就在这个“实”字上,前面是“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里是“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前面是“空”这个众生相,因为众生相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哪有一个众生为你所灭度!前面是注重在“空”这个所度的众生相。现在这个“实”字放在下面,“实”在没有一众生是为我所灭度,“空”这个内心之相,就是你不要执著这个众生为我所灭度;实实在在没有一众生为我所灭度的,这就把内心的执相也“空”掉了。

所以下面就解释:“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既然是个菩萨,你就不是凡夫了,尤其到了后半卷,已经是个开过悟的菩萨了,更不是凡夫了,那么你为什么还要执著我等四相呢?你要是执著我是能度者、众生是我所度者,这个能度就变成我相、所度者就是个人相、能所的差别对待就是众生相、你执著不舍就是寿者相,这完全是凡夫境界。假使你还存有这个我等四相在,那你就不配称为菩萨,你还是叫做凡夫。

我等四相的执著有三层,一是我执的我等四相,二是法执的我等四相,三是空执的我等四相。你有我等四相在,就比不上二乘人,因为二乘人第一层我执的我等四相已经空了。你要当菩萨,不但我执要空,法执也要空,这样你才能自利利他,超过凡夫位、超过二乘位,你才是个真实菩萨,这才是修行成佛之因的正确方向。佛是修行过菩萨道的,这个历程,他是过来人,当然他了解菩萨道要怎样地来修才会成佛。

下面再加以解释:“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你若执著“我是能发菩提心者”,就是我执未空;你执著“有一个菩提法为我所发”,就是法执未空。我执不空,法执不空,就不能修成佛之因了。佛是过来人,所以在这里告诉我们:“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就是要我们晓得,一切法当体即空,因为一切皆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法,缘生则生、缘灭则灭,当体即空,所以一切法的当体皆空无自性。因此,菩提法也不可以执著。所以实实在在就没有个法,叫你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既然没有菩提法叫我们去发,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执著有个众生可度呢?所以,一切法都要离相,对一切法都不能生起执著,才能舍离我执、法执,这样修才是菩萨修成佛之道。

佛为了证明“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在下面的一段经文,就引证他在然灯佛前,怎样才能授记的原因。

戊二、详示(分四)

己一、得记离相(分四)

庚一、问答略明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

这段经文,为什么佛又把前面授记的公案再引出来呢?因为这地方讲到“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既然说没有这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么说这个菩提法也是空的!那么,世尊!您在然灯佛那儿授成佛之记,这不是得了个菩提法吗?您没有得菩提法,那您又怎样授成佛之记呢?假使这个菩提法是空的,世尊!您授记当然也是空的,结果成佛的时候,当然也是空的,那不是落于断灭了吗?佛要解开这个疑结,就引证授记的这个公案说:我得的这个菩提法,是“无法可得”才授成佛之记的。

为了要给大众明白,所以才问须菩提:“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须菩提深解义趣,懂得了离相的道理,所以回答说:“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法可得,才是真得。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无法可得,才能舍离法执;有法可得,反而落入虚妄、落入法执。你虽然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也不能执著这个菩提法,这样才能成就离相降心、以无住来安住真心的般若妙慧。

这部《金刚经》,你不听法师讲解,是很难真懂的。你听多了,对于经的道理才会越听越熟,才会有所领悟。《金刚经》前半卷解释,教你发心度一切众生要离众生相;由十七分起,这后半卷说明了连能度的这个心相要离开,就连这个授成佛之记的这个相也要离开。

“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这个问题在前面第十分就有问答过,但是这个地方有个深浅不同。前面第十分的问答,是针对没有一个所得的菩提法,把能与所分开了,其实所得的菩提法还是心外之相;十七分这里所说的是没有能得的心相,连能得的心相也要空掉。这就把佛说的“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归纳起来,连这个发菩提心的人都空了,哪里还有个菩提法可得呢?连那个能得的人都空了,哪里还有所得的法呢?为什么能得的人也是空的呢?因为他内心的能得之相已经空掉了。内心都空了,哪里还有个能得的人呢?心内都空了,哪还有个心外的菩提法可得呢?这就叫一切法空,也就是须菩提“深解义趣”悟到的甚深义理。

这里是说连能得的心相也要空,这就比前面第十分又更进一步了。前面是空所得的菩提法,这里是空能得菩提法的心相。发菩提心的人,他的心都空了,哪还有个所得的菩提法呢?所以实实在在佛在然灯佛面前,没有个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佛就给他印证说:你说得对!你说得对!重演“如是”,就是加重语气,是绝对之词,是说你绝对没有错,你说的绝对是对的。

庚二、印证详释(分二)

辛一、印证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印证好了,又何必把须菩提这句“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再重复地说一句呢?这是特别提醒我们,叫我们听的。这是佛恐怕我们到目前为止,所明白的道理,在观念上会认为如来在然灯佛面前授记,确确实实有个记可授,确确实实有个法可得,只是不许著相而已,因为你一著相就不对了。怕我们明白就明白到这里而已,这还是没有彻底地解悟。佛担心我们还在怀疑,我们心里头还存有个菩提法可得的这个心理。

须菩提尊者,他听到佛最近讲的,连那个发菩提心的人也是空的,那个能得的人都空了,哪还会有所得的法呢?统统空了,实实在在没有能得的人与所得的法,须菩提尊者是彻底开悟了。释迦佛恐怕我们后来的众生,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还没有悟到这一层甚深的道理,所以把须菩提的话再重新地印证一下,就是要告诉我们,心里绝对不可以还存有这个疑见,认为这个菩提法只是不能执著而已、最后还是有所得的。如果有这种的见解,那不就是说你心里面还是存有一个相吗?所以佛再印证、再重说一句,就是教我们要彻底把这个有所得的观念空得干干净净,实实在在没有个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一切法都是从因缘生,菩提法也是从因缘生,从因缘生的法,当体即空,哪有个实实在在的菩提法呢?佛再印证、再重复须菩提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我们把心内的有所得心相空得干干净净,而不生执著,希望我们当下真正地解悟这个菩提法。

辛二、详释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须菩提!假使如来有个法可得,得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那么然灯佛就不会与我授记了。换句话就是说,绝对没有个法可得,既没有能得的心,也没有所得的法,所以然灯佛才给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这两句是然灯佛给他授记时说的话。假使然灯佛不与他授记,就不会这么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先把释迦牟尼这个名字解释一下。这是我们本师教主的德号,释迦牟尼翻到中国话叫“能仁寂默”,《新眼疏》和《心印疏》都有解释。“能仁”就是慈悲,能仁慈一切众生,这是如来的悲心;“寂默”是寂静而不著相,这是如来的智慧。如来的德号含有悲智双运的意思,合起来说,如来运用悲智双轮,而去普度一切众生。

为什么大乘经典难懂呢?因为一时说空,一时说有。说有就是悲心。众生在苦海里受苦,你不去度众生可以吗?你不去度众生出离苦海,你就没有慈悲心,就落个二乘人。何以故?因为二乘人偏于智慧,悲心少,自己了脱生死、出三界,众生怎样受苦,他不要管,所以小乘人他不能推大乘车。那么你要度众生,也不要落入著相,一著相就变成凡夫了。何以故?因为凡夫发悲心要去度众生,但是却处处著相,他没有智慧来远离执著,尽管发悲心要去度众生,但处处著相,这样众生度得了吗?所以度众生就不要著相,你要去启发离相智慧,由这个智慧来观空才能不生执著,所以这叫悲智双运。这样才能推得动大乘车,才能运载一切众生,由生死走到涅槃的安乐处所。

如来的德号叫悲智双运,就是这样解释。记着这一个名词就好解了。实际上,释迦牟尼佛“能仁寂默”这一个德号,就包括三藏十二部的道理,他就是空有不二的一个德号,他是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寂默”就是空,能仁慈一切众生属于有。但是如来的有跟凡夫的有不同,如来的有叫“妙有”,如来的空不是“断灭空”而是“真空”。“妙有不有”即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空有一如”就是中道。这么一个德号叫“能仁寂默”。你懂得“能仁寂默”这两个名词,三藏十二部的道理,你都能用“能仁寂默”来解释,都能解释得圆融无碍。

这就讲到,我释迦佛要是著了个发菩提心的相,然灯佛在当时就不会给我授记,也不会讲这两句话:“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汝”是指着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就是善慧菩萨。“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遇见然灯佛,善慧菩萨这时候授了记,然灯佛跟他说:你在一阿僧祇劫以后,就会成佛,佛号叫释迦牟尼!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这就是说,那时候我心里要是有个执著,执著有个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了。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前面说,我在授记的那个时候,要是有个分别心“我今天要得菩提法”,然灯佛就不会给我授记,也不给我说授记的两句话:“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实”的“以”字应作“因”字讲。因为当时,实实在在没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时候,我不但我执已空,法执也空,没有能所分别,没有能得之心,没有所得之法,这叫实实在在没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佛自己的功行,到了授记那时候的境界(功夫),那时候,我心空境寂,我的内心是空无所著的,外面的境界也是寂灭的。我内心一空,所以没有一个能得之心;外面的境界寂灭,我没有所得的法。没有能得,没有所得,以是之故,然灯佛才给我授记,才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因为他授成佛之记,就是他已经是修到了八地菩萨位了。

现在先讲八地菩萨位是怎样修来的呢?起先你用功修行,到法执的分别心不起,就能深解义趣;法执不起,就能证到初地菩萨。初地菩萨就是大彻大悟的一个菩萨位,跟小乘证初果位的意思一样,但深浅不同。小乘证得初果,他分别我执不起,所以他叫做小乘圣人。这个大乘行者,是我、法二执要一起断除;那个分别所起的我、法二执,统统把它空掉了,空掉了他就证得了初地菩萨。初地菩萨叫做大乘圣人。由初地菩萨以后,就要用功修行断这个与生俱来的我、法二执,断到八地;到了八地,他已经到达无功用行的位了,这个时候他不要用功,自然不退地往前精进,他有这个功夫了,才有资格来受成佛之记。所以他里面没有一个能得的心,外面没有一个所得的法,能所分别他不起。不但分别的这个法执他没有,连那个俱生的法执他也不起,这样他才能受成佛之记,然灯佛才会跟他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