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文著

生活中的佛法体验

发布日期:2018-02-06 作者: 佛光禅师

佛教里有一种怪现象,一般人的观念认为讲佛法要讲得玄乎其玄,让大家如坠五里雾中,不得其解,不如此则显不出他的高明。听不懂就是好的吗?听不懂的佛法,再奥妙也只是束之高阁的装饰品,对我们的生活一点也没有帮助。我个人不喜欢谈玄说妙,更不喜欢故作神秘、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不论多么难解的教理,我总是深入浅出,让大家很容易地了解,就是谈空论有等形而上的问题,也设法和日常生活印证。

佛教一旦离开了生活,便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佛法,不是指导我们人生方向的指针。佛教如果不能充实我们生活的内涵,那佛教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佛陀的教化,本来就是为了改善我们的人生、净化我们的心理、提升我们的生活,佛法是离不开生活的。《六祖坛经》上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一生的理想,就是弘扬人生佛教、生活佛教。

数十年来,我从生活中体验的佛法,不是一二言语所能道尽,仅具体举出四点:

一、以退为进

平常我们总以为前进显耀的人生才是光荣的,而不知道后退的人生另有一番风光。我们寻幽访胜,辽阔无垠的旷野有时候失之于平淡,峰回路转的溪壑也别有洞天,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前进的人生是一半的人生,加上另外一半后退的人生,才圆满无缺。

在我童年那十年的丛林生活中,我接受了关闭式的教育,受到近乎专制的行为约束。这种远离社会烦嚣、“截断众流”的山林生活,长养了我对佛法的无比信心,让我从守成持重中,肯定自己的宗教信仰。为了跋涉更遥远的路途,我们需要休息、养精蓄锐;为了完成更繁重的工作,我们需要含藏、养深积厚。飞机、船舶如果不借着引擎排气时所产生的反推力量,则无法前进;农夫插秧,一排一排地后退,退到最后终于把满畦绿油油的秧苗插好。因此,真正的进步是由能退之中养成的。

后退并不是畏缩不前,也不是消极厌世;后退充满着谦逊忍让、积极进取。我们驾驶汽车,碰到红灯不知道停车,只有人车俱毁;人生道路上横冲莽撞、不知悬崖勒马,只有殒身毙命。有时候,慢半拍忍让一些、停一步再想一下,许多不必要的纷争就化为乌有,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三分何等清闲”!

退步的人生更广大、更自在!古德有诗说:“有求莫如无求好,进步哪有退步高。”退步的人生宽广洒脱,但是并不是任何事都后退不管。譬如看到正义被摧残,应当挺身而出、维护真理;看到佛教被破坏,不可“退避三舍”、袖手旁观,即使肝脑涂地,也要“舍我其谁”、护教卫法。所谓后退的人生,是对个人功名利禄的追求当退则退,而为教为道的维护则当进则进。退步的人生不是要我们懈怠不勤、退失道心,而是在退让中培养坚韧的耐力、精进勇猛的忍辱道行,所谓“常乐忍辱柔和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我个人对以退为进的道理有深刻的体验。因此,佛教学院毕业后,许多同学都争着到有名的大寺院为当家、住持,我则一个人到农村去弘法办教育。初到台湾的时候,别人忙着到处布教度众,我却到僻远的小寺拉车扫地,以苦行来激励自己的心志。后来到宜兰弘法,也是因为兰阳地处偏僻角隅,没有出家人驻锡,既然有因缘需要出家人去弘法,于是在一九五三年,我到了民风纯朴的宜兰,开始我走向社会的弘法工作。

随着佛教弘法工作的扩展,觉得有必要扩建一个更大的道场,来推动佛教的事业。有些信徒建议我在人文荟萃的台北建道场,我想台北已经有许多人在弘法,就到荒蔓未开的高雄大树乡斩荆棘、辟草莽,创建佛光山。当时视察土地时,许多人看到满山的荒烟蔓草,坐在车子上不愿下来巡看,甚至劝我打消建寺的念头。

记得最初我也曾打算将这刚完成院舍的佛教学院送给“中国佛教会”,作为办理“中华佛学院”的地方,他们嫌远,没有人愿意接受。由于佛光山远离台北,免除了不少人事上的应酬,而能够全心全力地兴办各种事业。我一生做事,总是做些别人不愿意做、不想做而又必须做的事。譬如办幼儿园、办学院,到监狱、军营、电台、学校等地布教,把佛法散播到各个角落,这些事没有人去做,我就当仁不让,直下承当下来。

记得老子曾说过:“唯其无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争并非不能争,而是能争却不愿争;无争是宽大包容的心量的呈现。忍辱无争、以退为进的道理丰富了我的人生内涵,充满信心地接受一切考验。

二、以无为有

平常人的观念总以为“拥有”才是富裕幸福,有钱财、有名位、有权势、有妻儿,人生才美满无憾。事实上,拥有了田园美眷的同时,也拥有了牵挂、有限;没有的世界更洒脱、无限。譬如“无官一身轻”,功名富贵、官运亨通虽然称心如意,但是仕途上的波谲云诡、变幻莫测有时也让人身败名裂、伤神劳心;没有了官位,则可以享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社会上的人拥有了家庭,一天工作结束了,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庭安息,不可以投宿别人的住居;而出家人割爱辞亲,没有眷属,没有自己的住屋,但是“出家无家处处家”,不管林下水边、古剎新寺,都可以栖止,何等的自在逍遥!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出家人没有自己的亲人,所有的众生都是他的眷属;出家人没有自己的房舍,山河大地都是他的床盖。因为“无”,反而拥有更多。

我们常常为了追求有形的东西,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反被物役;为了锱铢小利,汲汲于道路之上、疲于奔命,而不知道享受“无”的妙趣。太阳是无主的,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它的温暖;月亮是无主的,任何人都能够受到它的照拂。冷气机虽然舒服,但只能装设在特定的地方,并且要付出昂贵的电费;而清凉的和风,不需要付出一分一厘,随时随地让我们享用不尽。我们虽然没有洋房汽车,白云青山任我们遨游;我们虽然没有锦衣玉食,明月清风随我们品味。能够超越有形有相,在“无”上细细咀嚼体味,人生将更扩大、更多彩多姿!

佛光山从荒山旷野变成殿堂巍峨的佛教道场,只有一个秘诀──“无”。佛光山的发展,是由于不拥有、不储蓄,才有今日的规模。有一些出家人赶经忏、做佛事积蓄钱财,然后放高利贷,碰到骗子,钱被“倒会”了,一切化为乌有,佛教的净财因此流入不法分子的手中,而没有办法为佛教兴办各种的事业。更有甚者,为了钱,和世俗人大打官司;为了争住持的席位,互相攻击,搞得乌烟瘴气,破坏佛教的清誉,为世间的人所诟病。

古人说:“有子不留金。”万贯的遗产,往往是兄弟阋墙的祸因。有人说,佛光山很会赚钱。其实不是,佛光山只是很会用钱,知道把钱用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等方面。今年的钱用完了,明年、后年的钱也使用告罄,数十年来,佛光山不曾积蓄一分一毫,每天都处在山穷水尽的状况之下。虽然如此,奇妙的是,我们依然“日日难过日日过”,因为我们拥有了“无”。

由于佛光山不储钱,本山派下各分别院的住持、当家,没有人抢着要当,各种职务也没有人争着要做,因此减少了许多无谓的纷争,能够众志成城地建设佛光山,为佛教献出一份力量。我认为个人不需要囤积钱,寺院不需要聚集财物,但是佛教需要净财。佛教有了净财,才能兴办各种文化、教育、慈善的事业,度化更多的众生,佛法的真理才能更普遍于世界每个角落。个人要能“无”,佛教才能“有”!

三、以空为乐

人生活着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乐,而快乐的来源有很多种。有人以感官的享受来娱乐自己;有人以从事艺术、文字的创作为人生乐事;有人以追求人类性灵的显露、真理的证悟为最大安乐。感官的享乐来自外在,有质碍性,容易产生副作用;艺术文字的创作是呕心沥血的感情的流露表现,不过多情反被情伤,不如太上之忘情;证悟的快乐是有情而不为情役、闲云野鹤的禅悦,是物我两忘般若空的快乐。

空的快乐是广大无边的!宇宙虚空都涵容在寸心之中,眼不必看而洞悉一切,耳不必听而彻知一切,这是内证真如的快乐。空的快乐是永恒的!世界上的事相如梦幻泡影,瞬息即逝,而虚空不灭;人世上的恩怨情爱会离我而去,而虚空不变。若能与虚空契合,则快乐绵长不断。世间的快乐有对待,不究竟;而空的快乐是超越有无、多少、苦乐的究竟常乐。我们口渴了,喝一杯水如饮甘露,继续喝第二杯、第三杯,有时不但不乐,反而痛苦。世间上的快乐是伴随着痛苦的短暂快乐;空的快乐是随缘不执著的快乐,是解脱不企求的快乐。有了空的快乐,人情的冷暖淡薄不能动其心,物质的匮乏贫困不能挫其志,身体的疾病衰朽不能伤其情。空的快乐至大至刚、无限富有!拥有了空的证悟之乐,即获得了全宇宙,生命的内涵必能无限扩大、无限深厚!

假如我们替别人服务时,心中存着希望对方报答的念头,而对方却没有回报,一定会耿耿于怀、不能释然。我们希望生活上享受罗绮玉食、歌台舞榭的欢乐,当环境不能尽如心意时,种种的烦恼必随之而至。我们企盼得到某人的青睐,而没有办法得到对方的感情时,一定会陷入痛苦的渊薮。如果我们能够体认诸法的虚妄,体悟“三轮体空”的道理,就能从一切的烦恼、痛苦之中超拔出来。《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能空一切假相,就能得到菩提的快乐。

世间的快乐是爱著、执迷、贪求的快乐;空的快乐是无著、无住、无求的快乐。以空为乐的人,施恩于他不求回报,别人不报答也不会耿耿于心;以空为乐的人,以虚空为住,三衣一钵不少,岩穴涧旁不差,茅茨土阶如琼楼玉宇一样的舒适安然;以空为乐的人,不企盼他人的爱护、关怀,只想将温暖、慈悲布施予人。心中本来无求,因此不曾失去什么,纵有所得,也是多余的幸福。

空的快乐不是要我们矫情排斥一切、如槁木死灰般地生活,而是依然看花赏月,不为花香所眩、月华所迷,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以空为乐的生活,是“恰似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常围绕”、欣赏一切、心不染尘的禅的洒脱生活。

四、以众为我

人是群体的动物,不能离群索居;一旦离开了社会,我们的生活所需马上发生困难。经上也常常告诉我们说:佛法在众生中求。修道的人,要以众生为我们修行的道场,从和大众的接触之中,培养忍辱行、增长慈悲心。如果和大众能够和睦共处、水乳交融,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当下就是极乐净土,众生界就是净土。

世间的许多争乱,最根本的原因是自我中心太强,每个人一味希望大众为我,把自己重要化,凡事只要我快乐,不惜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学佛的人,要发愿以佛法来净化世间,心中存着“你大我小、你乐我苦、你有我无、你好我坏”的念头,退让一步,自然能免去争执、改善人生。凡事以大众的利益为前提,自然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根据佛陀的教示:万法众缘和合。宇宙是一个整体,我们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小小砂石,每粒小砂石和谐地融和在一起,宇宙才能成其大。我们要把自己投入大宇宙之中,不可以和宇宙分离开来:宇宙为宇宙,我为我。佛陀常常强调:我乃众生之一!每一个人都是团体的一分子,离开了团体就没有个人;好比众缘如果不聚集,诸法则散灭。我们和众生不可分开、和世界不可分割,而愚痴的人总是人我对待、和社会大众对立,原因是不能了解“一多兼容”的道理。

过去丛林里举荐住持的时候,端看这个人对大众有没有供养心,而是否有出类拔萃的才华还在其次。因为丛林道场是大众修行办道的地方,一个住持如果悭吝刻薄、不能护持大众安心办道,纵然有过人的才干,也不是适当的住持人才。在禅堂里,悬挂有“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的警策板,这是警惕维那主持禅堂的仪礼要如法,不可惊动道者平静的心,所谓“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由此可见佛教尊重大众、以大众为中心的思想。

佛光山推动“人间佛教”,所创办的各种事业都是为了因应大众的需要而设立。譬如年幼失怙的孩子没有人抚养,我们建大慈育幼院,教养菩提的幼苗。为了解决社会上的老人问题、让一生服务于社会的老人们有颐养天年的地方,我们设立了佛光精舍。为了把佛教的真理普遍地传播于社会,我们兴办佛教学院、都市佛学院及各种社教活动,编辑各类的书籍刊物,办报纸,成立电台、卫星电视台等。数十年来,我们朝着以众乐为己乐、以他人所需为己需的目标,兢兢业业地献出微薄的力量,遵循佛陀的教诲,将自己的需要放诸大众之中,从感激大众中来实践佛陀所证悟的“人我无二,自他一如”的真理。

对于我的宗教体验,说来惭愧,六十余年的佛教生活,佛教给我非常深大的帮助,但是我对人间的贡献实在微不足道!如果说有些微的作用,也只是沧海之一粟。而这一切都是三宝的加被,大众所给予我的力量,凭我个人,既没有优异的禀质,也未曾接受完整的教育,是没有办法有所成的。数十年来,我凭着一颗至诚恳切的心,以施为舍,以忍辱为力量,在佛教中安住了下来,每天饱餐佛法的醍醐美味,这就是我的宗教体验。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