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塔动态

浙江佛教稳步践行中国化道路 —— 宁波七塔禅寺

发布日期:2021-08-26 作者: 七塔禅寺

浙江佛教历史悠久,道场纷呈,祖庭众多,古刹林立,高僧辈出,影响深远。浙江佛教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佛教与浙江风土人情、社会生活、文化意识的交流促进生成史,也是佛教中国化在浙江不断深化的历史。近年来,浙江佛教界发挥自身优势,对佛教经典教义、管理制度、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做出了不少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浙江省佛教协会将以公众号图文形式陆续推出我省佛教团体、院校、寺院在践行佛教中国化道路上的典型范例,争取为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提供浙江经验

全文共4197

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宁波七塔禅寺

✨七塔禅寺山门  王坚 摄

  七塔禅寺,开山于唐代,中兴于清末,是浙东四大丛林之一,中国近现代临济宗中兴祖庭,汉传佛教重点开放寺院,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中的重要佛教地标。四十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我国佛教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前景广阔。在月西老和尚的领导与宁波佛教界的共同努力下,1980年七塔禅寺恢复对外开放。四十年来,寺院高举爱国爱教旗帜,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近年来,七塔禅寺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努力适应时代进步要求、创新寺院管理和发展方式、实现由香火兴寺向文化兴寺转变、有效开展弘法利生事业、营造图书借阅空间、创办佛教文化研究机构,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和兄弟寺院一起,为浙江推动佛教中国化进程做出有益的探索。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道场中国化管理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七塔禅寺创立创新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宗教事务条例》第二十六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人员、财务、资产、会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等管理制度。”按照条例要求,七塔禅寺常住认真贯彻落实。制度建设既是国家宗教政策和法规的要求,也是宗教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七塔禅寺根据民主管理的实际,融合佛教传统制度与现代组织制度,制订了一系列具有自身特点的都市现代化丛林管理制度。2007年订立《七塔禅寺共住规约》《七塔禅寺库房规约》《七塔禅寺客堂规约》《七塔禅寺僧寮规约》《七塔禅寺大寮规约》;2010年订立《七塔禅寺消防治安管理制度》《七塔禅寺档案管理制度》《七塔禅寺卫生防疫工作制度》《七塔禅寺习出坡制度》《七塔禅寺财务管理制度》《七塔禅寺法物流通处工作制度》《七塔禅寺基建监督管理制度》;2017年订立《七塔禅寺大额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七塔禅寺门卫守则》。这14项规约制度,统称《七塔报恩规约》

✨七塔报恩规约

  2020年《浙江省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试行)》颁布以后,寺院结合2019年中国佛教协会修订的《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着重对《七塔报恩规约》中的有关制度进行修订,使之更加适应于寺院的民主化管理和正常有序运行。

  修订后的《七塔报恩规约》,融合了传统佛教制度与当代宗教政策法规,是佛教中国化的寺院制度,现已成为七塔禅寺僧俗共同遵守的管理制度,确保了道场各项事业的有序开展,促进道场的中国化管理。

加强学修建设,树立僧团中国化形象

  推进佛教中国化进程的主体是佛教僧团,《佛说目连五百问经略解》卷下称:“思学修行者,是真佛子”,僧团立命,唯此为大,可见加强僧团学修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僧团学修佛法的同时,坚持佛教中国化的发展方向,更需要提高僧团的政治素养和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爱国境界。为此七塔禅寺僧团以“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爱国爱教,守法持戒,学修并重的人才培养,为建设都市现代化丛林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障。

✨常住法师参加研修班学习日语

  在学习上,自2008年始,实施工作日晚一小时集中学习制度,至今已持续12年。学习内容涉及时政要闻和政策法规、佛教戒律、大乘经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佛教史等。七塔禅寺常住还积极参加栖心图书馆举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系列公益性讲座。其中有多位僧人参与2018级浙东佛教文化研究院高级佛学研修班的学习,经过课程学习和学术训练,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现在僧团中多数年轻僧人掌握了“学以致知、学以致道、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学习已成为僧团生活的习惯。通过学习僧团加快了知识更新,优化了知识结构,拓宽了学修视野;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坚固了向道之心,增长了能力才干,充实了精神世界。

✨常住法师出坡劳作

  在修行上坚持以戒为师,自觉践行丛林制度。每半月聚众布萨说戒,比丘常住净戒、长养善法;早晚课诵,如法如律;过堂用斋,心存五观;结夏安居,听经闻法;冬季禅七,息诸缘务;闭关坐禅,摄化自心;出坡劳作,培福修德。如今僧团道风蔚然、和谐清净、道场庄严。

✨重大节日升挂国旗

  僧团除了在学修上精进外,他们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场里升挂国旗、奏唱国歌等,激发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操,弘扬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服务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乘菩萨道精神,如台风后帮助打扫社区街道,关爱孤老、援建希望小学、积极投身防疫抗疫工作等。

✨捐赠口罩,助力社区疫情防控

  通过多年的努力,僧团从被动学修转变为主动学修,养成学修习惯,受益终身。精进学修的佛教僧团,必推动佛教中国化的深广发展,树立起僧团中国化的良好形象。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佛教文化中国化发展

  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佛教文化的中国化是基础,没有佛教文化的中国化建设,便无所谓佛教中国化。思想文化是推动佛教创新发展的内生力量,佛教文化建设与推动佛教创新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七塔禅寺僧俗两众始终致力于加强佛教文化建设工作和推动佛教的中国化发展工作。

✨出版“七塔报恩丛书”

  践行“文化兴寺”理念。七塔禅寺在浙江宗教活动场所中,率先创办《报恩》杂志。历经15年辛勤耕耘,截至 2020 年底,共出刊62期,刊发新闻592条、文章1723篇,字数有560多万,广受读者的喜爱和肯定。2008年起,策划出版“七塔报恩丛书”系列,已出版《七塔寺人物志》《无言潮音——桂仑禅师纪念集》《天台佛学研究》(三辑)《七塔寺史话》《月西法师评传》等书籍。

✨栖心图书馆  王坚 摄

  致力文化惠民,打造文化名片。七塔禅寺捐资建设栖心图书馆,于2017 年4 月23 日“世界读书日”正式对外开放,面向读者提供服务。图书馆现藏纸质图书8万余册,包括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军事、经济、医学、伦理、社会、地方文献等类别。自开馆以来,年借阅量8000余册,接待到馆读者10000多人次,较好地发挥了馆藏史料的价值,助力区域佛教研究,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栖心图书馆聚珍辑刊》(第一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浙江省文联副主席郁伟年说:“辑刊中收入的文献大多已成孤本,整理出版这些古籍不仅有利于宁波佛教的研究,也为研究民国时期的宁波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状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栖心图书馆成立3年以来,书香味愈浓,藏书质量愈高,书籍种类愈加丰富,真正吸引了一批爱读书,爱学习的读者,为寺院的文化建设搭建了优质的平台。”栖心图书馆整合了学术、艺术等领域资源,在报恩大讲堂举办了49讲系列公益性讲座,多次读书会和新书首发式等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科学知识。

✨举办天台佛教学术研讨会

  立足区域佛教,做深研究课题。七塔禅寺与多位佛教专家学者联合发起,成立了浙东佛教文化研院,致力于佛教文化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翻译出版等工作。2020年,为了深化佛教中国化的理论研究,浙东佛教文化研究院又成立了佛教中国化研究中心,展开“佛教思想”“佛教制度”“佛教组织”“佛教寺院管理”四个中国化专项课题研究,受到有关研究人员的积极响应。七塔禅寺、浙东佛教文化研究院和栖心图书馆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连续举办了四届天台佛教学术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无论是创办刊物和出版丛书,还是成立图书馆和文化研究院,都是基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推动佛教文化的中国化发展,为浙江积极推动佛教中国化提供了实践案例和理论支持。

地址:中国宁波市鄞州区百丈路183号 邮编:315040 电话:0574-87755337 / 87756555 传真:0574-87710602

版权所有 © 2016 七塔禅寺 QITA TEMPLE. 浙ICP备2020040969号 技术提供:和众互联